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不能忽视的:基层干部“匿名化”倾向

2020-08-12 13:50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如今,“不提名字”已经成为不少干部打开心扉讲真话的前提。记者采访发现,干部在面临各类采访或询问时,不管主题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希望能在事后的新闻报道或者调研报告中隐去名字。在基层,干部“匿名化”倾向正在加剧。(8月11日半月谈)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关于基层的报道越来越多,使人们对基层的发展和干部工作有了更多了解。虽然,记者的报道能写到基层干部心坎上、获得不少基层干部点赞,但是,面对记者的采访,许多基层干部希望报道的时候“不提名字”。在基层,干部“匿名化”倾向正在加剧,这一现象的存在,的确有一定的原因。

表面原因:正面报道“别把我写进去”:担心与领导“抢”功绩,可能过后会被领导“冷落”或者“穿小鞋”,或者担心政绩背后的违规做法出了问题被追责;负面报道“别把领导写进去”:担心给领导“惹麻烦”,自己受批评;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报道“别把领导写进去”:担心个别领导会因为多了谁或少了谁的名字而“有意见”,最保险的办法是谁的名字都不写。

深层次原因:一是问责泛化,担心被追责。提意见的人很可能变成“接锅侠”,谁反映问题谁解决问题。一旦具名反映的问题引发关注,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难免会被问责,且面临问责泛化、加重的风险;二是评价机制不健全,情愿被顶替。做出成绩时,地方大多强调“都是领导重视、各级关心的结果,领导能力强”等等,把功劳推给领导,普通干部自认为 “就是个干活的,不值一提”,不能抢领导“风头”;三是有的光鲜政绩背后存在踩政策红线问题,正面典型一旦经不住时间考验,参与干部难辞其咎。

对于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来讲,“匿名”请求是一种权利。然而,自己完成的工作,却在工作总结或对外宣传上移花接木,被领导“顶替”,容易让干部寒心,打击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对于基层存在的问题,越是匿名反映,问题往往越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会导致基层干部的心声更像是“无力吐槽”,使媒体报道失去了一定的意义。

无论是反映问题时的不敢具名,还是凸显领导作用的被顶替,均应引起重视。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一是要引导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观念,要不惧怕问题,要学着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县级部门在下发文件时,不能简单地转发,而是要因地制宜,尽量让基层落实规避政策盲点,减少基层干部为完成任务踩红线的隐患,同时,明确责任,避免出现把功劳归于领导,把责任推给普通干部的现象;三是强调结果导向的同时,要完善事中评价,重视“干活的”普通干部,想法把表彰、奖励真正落实到他们头上,让基层干部有更多获得感。(乔薇)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