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 | 房企暴雷开始内卷了 泛海系推倒第一张骨牌
泛海系推倒第一张骨牌
1、泛海系境外债务开始出现实质性违约。泛海控股若彻底在资本征信和融资面上沦陷,极可能是拔掉了最后一根稻草。
2、中国泛海直接控股的四家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持股70.91%)、民生控股(持股22.56%)、中泛控股(持股74.95%)、中国通海金融(持股72.51%),十年间几乎都被反复质押,均是无间隙质押和发债融资。
3、在2021年,当泛海系的融资四大渠道全被“截流”了(循环的股权质押、发债、信托基金、关联贷款),骆驼逐渐被一根根稻草压倒。
“泛海踏浪履平川,笑看潮起又潮落。”现如今,卢志强怕是再难有当初的心境了。
伴随着民生信托、民生证券、亚太财产保险、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列入交易黑名单,泛海系境外债务开始出现实质性违约。
与此同时,标普、惠誉、联合资信、东方金诚,频频下调其评级至“垃圾级”。6月30日,联合资信甚至终止对泛海相关债权及主体的信用评级。
泛海控股已经陷入泥沼的最深处,挣扎的动静也越来越小。
在这一批身处暴雷风波的房企中,泛海控股是引爆较早的一家,从2018年就开始以资抵债。
但这么多年,泛海依然维持着刚兑,金融机构对它没有断粮、没有拉黑,无论卖过多少资产、质押冻结又解押过多少次。
这似乎和不少问题企业“机构降级-金融受阻-变卖资产-找人接盘”的自救路线不同。
直到2021年,真的不一样了。
时移境迁,泛海控股若彻底在资本征信和融资面上沦陷,极可能是拔掉了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第一个“燃点”,就在7月。
卢志强承诺:争取在2021年7月、10月、12月三个时间点完成兑付。食言的可能性,正在逼近。
解局:泛海系“自爆”全过程 操作值得玩味
回顾泛海系的危机,2014年-2016年逐渐“玩脱”,高质押、高杠杆、狂收购、高风险;
2019年开始融资能力已经明显退化,随其左右的是业绩大不如前。
直到2020年,第一波危机“爆点”出现:民生信托精准踩雷,彻底将泛海系的债务危机摆到了台面上。至信516号、至信681号、至信828号等在内的多个信托项目全部延期,投资者集体维权。
一年后,泛海系已经颓势尽显,消息面上充斥着“诉讼被执行、评级终止、股权拍卖”:
2月泛海系遭到多家公司的起诉,一周内连续6次被列为被执行人,额度达57.23亿元。
5月泛海控股承认,一笔美元债有实质违约风险;
6月泛海控股3.39%股权被公开司法拍卖,惨遭“嫌弃”;
期间,泛海几乎所有的优质资产都已“插标卖首”,任人挑选。如武汉CBD项目、最值钱的IDG,利润主民生证券等等。
泛海系的资本游戏中,充斥着自我扩张和自我掏空的悖论。
风财讯整理发现,中国泛海直接控股的四家上市公司:泛海控股(持股70.91%)、民生控股(持股22.56%)、中泛控股(持股74.95%)、中国通海金融(持股72.51%),十年间几乎都被反复质押,均是无间隙质押和发债融资。
例如中国泛海反复质押137次,发行公司债加中期票据39次。
反复质押的结果是,这个标的融资能力成倍地减弱。
举一个例子,民生控股2017年11月30日的质押,还能对应市值约10亿元,到2020年10月对应的市值可能仅有4.6亿元左右(按7月2日收盘价3.85元/股计)。
最后,母体公司的信誉背书、融资能力,也会逐渐下滑。
例如泛海控股2019年7月、2020年12月拟公开发行的13亿和22亿公司债,实际发行额度仅仅在5亿元左右。
至此,还会有一种结局——上市平台被掏空。
例如,中泛控股和中国通海金融,均已经成了“成仙”,股价长期维持在0.3港元上下,每天的成交量仅百万。
溯源:能力跟不上野心 朋友比不上债主
总资产超3000亿,曾一手掌握四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巨无霸”,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根源还是在2014年,泛海系从地产转型金融,开始了“狂飙突进”之路。
三年时间,泛海系就投资了45家上市公司和9家新三板企业,拿下了所有金融牌照,比之当初的“德隆系”,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这一场“资本游戏”从一开始,实际业务参与度就十分有限。
风财讯观察到,虽然多个公司“合体”,拉动中国泛海的营收规模从2014年的89.0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60.01亿元。但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从128.90亿元增加至572.81亿元。
这类企业的天生BUG是,一旦融资受阻、资金将面临着断流的可能,大量债务会将企业彻底逼到危机的悬崖。
所以在2021年,当泛海系的融资四大渠道全被“截流”了(循环的股权质押、发债、信托基金、关联贷款),骆驼逐渐被一根根稻草压倒。
尤其是民生信托,它几乎精准得踩中了每一个不该踩的地方——金凰珠宝百亿假黄金、新华联债券逾期、中建五局“萝卜章”、汉能集团、凯迪生态、*ST恒康、汇源果汁......由此产生的纠纷超过了150亿元。
直至今日,民生信托仍未能找到它的“白衣天使”。
泛海庞大的“朋友圈”也似乎走不通了。
以融创接盘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为例,协议要求,武汉公司及其指定方有权在2022年6月23日前对上述标的股权进行回购,回购对价按年化11%计算利息。
说白了,这笔22亿元的股权收购交易,在一年后可能会成为债权融资。
而为此,泛海不仅抵押了两大优质项目,还进行了贷款担保以及有可能产生的高额利息,净利润可能亏损约4.7亿元,并不划算。
表面上投资广、朋友多,但真正的“急救包”在何处?
泛海系用骨感的现实,展示了企业自救的B面。
写在后面
房企连“倒下的姿势”,似乎也开始内卷了。
如果说,两年前房地产的暴雷范围,还圈在福晟集团、三盛宏业等中小体型的企业中,而且大多到了员工自曝、投资者上门,不良资产机构开始盘点资产、谈好接盘侠等阶段,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去年以来,白马股迷信被打破、巨头崇拜遭受质疑。
从协信、蓝光,泰禾、华夏幸福,到泛海控股、宝能、苏宁……问题企业几乎覆盖了大中小所有档位。
并且问题信号极其前置,从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经常逾期的商票突然敏感,甚至组织架构调整,就已经释放着危机的蛛丝马迹。
泛海这一次,若彻底在资本征信和融资面上沦陷,结果只会更坏,无论不良资产处理,还是公司破产重整,都意味着,泛海系可能就这么没了。
“红顶商人”卢志强一手打造的“巨无霸”,倘若也无法体面倒下,未来遇到问题,公司们或越来越难稳住,即使是大公司。
泡沫面前,没有一滴水珠是无辜的。
泡沫不能破,就必须让一些泡泡先蒸发。
该文章原作者|王婷婷 陈文莉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