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楼市”还是“保孩子”?这次国家动真格了,向住房“出手”了
“保楼市”还是“保孩子”?这次国家动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或许每个春节都伴随着一种别样的“压力”。有的遭遇父母期盼早日步入婚姻殿堂的催促,有的则被寄予延续家族血脉的厚望。老一辈人深深热爱着家族和家园,他们曾普遍坚守着“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他们的年代,子女众多被视为家庭昌盛和社会稳定的象征,同时也寄托了对子孙后代出类拔萃的深切期盼。
正因如此,60后、70后,乃至80后的许多人,都是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三四个孩子已不算稀奇,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屡见不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放眼如今的社会,是否还能看见如此众多的子女环绕在父母膝下呢?或许仍有这样的家庭,但无疑已经凤毛麟角。在现代社会中,多数家庭都选择了只孕育一个孩子。
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一方面,随着“晚生晚育、优生优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现代夫妻对于子女的教育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和全面性。因此,他们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而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现今养育孩子的成本日益攀升,无论是教育投资、住房安排还是医疗保健,每一项都构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许多家庭为了保障孩子的生活质量,不得不做出了只生一个孩子的选择。
时间倒退到二十年前,人们或许难以预见我国人口将面临下行的挑战,那时,我们更多地是忧虑人口过多给社会带来的负担。然而,时光荏苒,我们却开始为人口数量的减少而忧心忡忡。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的人口出生数量仅为902万,这一数字标志着自1978年以来的最低出生率。假设每年维持900万的出生人口,百年仅能累积至9亿,相较之下,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4亿,且总人口已经步入了负增长的时代。这一转变,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口问题,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国正面临严峻的人口挑战,生育率的持续下滑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找到解决之道,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根源,并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难题。
众所周知,我国已全面放开了二胎和三胎生育政策,这标志着计划生育时代已经过去,不再是影响生育的关键因素。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当前阻碍生育的罪魁祸首呢?答案指向了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购房和结婚的经济压力巨大,成为了人们结婚的拦路虎。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下,房价居高不下,使得房子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沉重负担。房子作为家的象征,是组成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高昂的房价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结婚变得异常艰难。没有房子,结婚变得遥遥无期,更不用说生育孩子了。
2、除了购房压力,结婚本身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买了房子之后,还需要考虑装修、购置家具家电、购买汽车等一系列费用。此外,一些地区的天价彩礼更是让年轻人望而生畏,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彩礼费用,无疑加大了结婚的经济压力。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购买一套房子已经耗尽了积蓄,结婚所需的额外开销更是难以承受。
3、在现代社会中,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如同巨石,让许多家庭感到压力山大。与过去相比,如今养育孩子的成本可谓是天翻地覆,这一变化不容忽视。
过去,一个家庭养育七八个孩子游刃有余,如今,许多家庭却为一个孩子的开销而捉襟见肘。这背后的推手何在?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现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普遍提升,他们希望子女出类拔萃,不落于人后。因此,父母们在教育、医疗和养育方面从不吝啬,他们愿意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这导致现在一个孩子的开销,甚至可能超过过去养育七八个孩子的总开销。
谈及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占得先机,不惜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学区房,甚至选择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购房落户。比如,河南、山东等地的父母纷纷涌入北京、天津、上海等大都市,只为让子女在这些地方接受教育,参加高考。此外,医疗和日常养育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小孩子的健康状况需要时刻关注,奶粉、尿不湿等日常用品的花费也相当可观。因此,现代社会中,孩子被形象地称为“吞金巨兽”。据统计,2022年,四大一线城市抚养孩子的成本已超200万元,而杭州、南京、武汉、青岛等城市也超过了150万元。
综上所述,如今的人们并非不喜欢孩子,而是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难以承担结婚和养育孩子的成本。因此,要解决当前的人口问题,仅仅放开生育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影响人们生育的各种问题。值得欣慰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2021年5月31日,高层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这标志着三胎生育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同时,国家也在持续调控楼市,对学区房等问题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望为年轻家庭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敢于生育、愿意生育。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鼓励年轻家庭生育,我国已经向住房“出手”,最近几年房价不断下跌,让人们购房压力不断减轻。除了房价下跌,住房政策与教育改革相结合的策略尤为引人关注。近期,北京西城区在学区房制度上进行的改革,正是这一策略的具体体现。
过去,学区房一直是家长们追逐的热点,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购买学区房几乎成了进入名校的“硬通货”。高昂的学区房价格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年轻家庭的生育意愿。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北京西城区率先进行了改革尝试。
根据最新的政策,自2020年7月31日起,西城区购房家庭将不再直接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取而代之的是,所有家庭都将通过多校划片的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这意味着,即使购买了所谓的“学区房”,也不能保证孩子能够进入特定的名校,而是有可能被分配到片区内任何一所学校。
这一改革措施无疑是对传统学区房制度的重大挑战。它打破了“学区房=名校”的固有模式,使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和合理。同时,通过限制房价上涨和加大保障房建设,政府也在努力为年轻家庭创造更加稳定和有利的住房环境,从而间接鼓励生育。另外,针对生育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2022年“新方案”,父母赞同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愈发严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旨在提高生育率,促进人口结构的健康发展。
在这些政策中,产假的延长尤为引人注目。目前,产假的最低时长已经设定为60天,部分地区更是将产假延长至90天。这一举措不仅为女性提供了更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也体现了对母婴健康的重视。同时,新修订的《计划生育法》还增加了“育儿”假期,规定父母每年享有一定天数的育儿假期,以鼓励家庭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为新生儿的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除了产假延长,多地政府还推出了生育补贴政策。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该市对生育二胎和三胎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助500元。这一政策虽然补贴金额有限,但对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鼓励生育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购房补贴也成为多地政府鼓励生育的重要手段。针对生育二胎或三胎的家庭,一些地区给予了买房补助,补助金额从几万元不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减轻家庭购房压力,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生育意愿。
然而,尽管这些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育压力,但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人们对于生育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认为,目前的补贴政策对于生养孩子的成本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为了更有效地鼓励生育,政府需要更加关注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关键问题,为家庭创造更加良好的生育环境:
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一定要“真金白银”,不能“华而不实”。比如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此来降低孩子上学的成本,对生孩子的住院费用实行全部报销制度,对生孩子的住院费用实行全部报销制度,与此同时将包含住房、医疗、教育等一揽子全部包含其中,一次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消除了大家对于生育的焦虑,我国的生育率才能够明显提升。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父母的赞同。他们表示,住房、教育和医疗等问题是他们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他们的生育意愿自然会得到提升。因此,政府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家庭在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压力和困扰。
现如今多地已经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育压力,但要真正提高生育率,还需要政府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家庭创造更加良好的生育环境。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