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艾滋病潜伏期较长,如何才能尽早发现HIV感染?

2024-09-07 08:47 来源: 搜狐 编辑:杨哈哈 浏览量:0

来源 |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作者 |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杨忠念、陈方方

编辑 | 刘家碧

由于艾滋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许多HIV感染者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或病情严重时才被诊断出来。HIV感染者的晚发现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导致治疗成本增加,并增加HIV的传播风险。为尽早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医疗卫生机构应优化HIV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同时,还应加强艾滋病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提升高危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主动检测意愿,努力营造一个对HIV感染者公正、无歧视的社会环境。

如何判断HIV感染者属于早发现还是晚发现?

国际上通常将首次CD4细胞计数作为晚发现的主要判定依据。CD4细胞计数是评估HI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人的CD4细胞计数通常在500至1500个/μL。当CD4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时,通常意味着感染者已携带病毒3至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采纳以CD4细胞计数低于350个/μL或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作为晚发现的定义。

根据这一定义,2009—2017年我国医疗机构新报告的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比例高达68.4%。类似情况也在全球多地出现。刊载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份研究显示,欧洲地区晚发现比例在26.5%至67.5%,而非洲部分地区如喀麦隆,晚发现比例更高达89.7%。说明HIV感染者晚发现已成为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哪些原因导致了HIV感染者晚发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晚发现的HIV感染者多为男性、诊断时年龄超过50岁、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主要通过异性性传播感染,并在医疗机构检测中被确诊。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杨忠念、陈方方介绍,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个人层面: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匮乏

感染者可能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匮乏,对HIV感染的风险认知不足。他们往往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才寻求医疗帮助,或倾向于优先处理看似更为严重的病症,导致HIV感染到晚期才被确诊。特别是老年人,可能将HIV感染症状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现象,从而延误了诊断时机。此外,高危行为后的侥幸心理或恐惧心理也是导致HIV感染晚发现的重要因素。

2、家庭与社区层面:家庭支持的缺失

家庭支持的缺失是一个显著问题,家庭成员可能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足,传统家庭对性健康话题持回避态度。同时,受朋友观念的影响,部分感染者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可能认为没有必要进行HIV检测。社区或乡镇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性健康服务方面的不足,也阻碍了感染者及时获取关键信息和检测服务。

3、社会与环境层面:进行HIV检测有诸多不便

个体与周围人及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对艾滋病的认识和HIV检测的态度,一种态度是积极面对,即主动检测、积极治疗;另一种则是消极逃避,即拒绝检测及治疗。

当前HIV检测根据场所可分为医疗机构检测和非医疗机构检测,然而,医疗机构检测存在检测咨询程序复杂、结果等待时间长以及医务人员主动提供检测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晚发现病例错失早期检测的机会。同时,非医疗机构检测也存在问题,如检测后未能及时转介、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此外,地域、经济、文化(如少数民族文化、老年社区文化)等社会因素也导致不同地区HIV流行水平和检测策略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发现的比例。

如何尽早发现HIV感染?

为尽早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检测策略,并致力于优化HIV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同时,还应加强艾滋病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对HIV感染者公正、无歧视的社会环境。此外,针对高危人群及HIV感染者,应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例如,通过同伴教育来强化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主动检测意愿,鼓励他们尽早接受检测。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806537288_359980?scm=10001.675_14-200000.0.10006.&spm=smpc.channel_218.block4_113_ugzL7M_1_fd.3.172567008986549nlDpt_715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