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要答好走出“山门”的下文
帮扶要答好走出“山门”的下文
2018年7月,李飘全家从贵州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深处搬到了县城。挪了穷窝,摘了穷帽,李飘一家成了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务川县已经累计实施搬迁4283户1980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6月7日 人民日报)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中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已经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过得好”转变。显然,易地扶贫搬迁绝不仅仅是搬一个地方,让他们住上新房子,更需要他们能够在新的地方,迅速地开启自己的新生活,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搬迁后和搬迁前的对比中,生活更美好,对未来更有盼头。显然,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仅要做好走出“山门”的工作,更要答好走出“山门”的下文。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宣传,让贫困群众走得出“大山”。贫困群众要走出大山显然是不容易的,一方面是他们对生活的地方,有情感上的难以割舍;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这就需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宣传工作,要深入到基层去,到群众的身边去,多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把宣传工作做得深入,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打消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易地扶贫搬迁以后能不能让贫困群众安心住下来,对于贫困群众能否过上好日子非常关键,这就需要相关的部门迅速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就业的问题,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心中才会踏实,让贫困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才能够真正地打消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做好异地扶贫搬迁的服务,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难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后,贫困群众到新的地方必然有一个适应期,也会遇上很多的现实难题,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做好贫困群众的服务问题,能够及时地发现贫困群众的难题,在解决上更快速,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才能够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易地扶贫搬迁并非是“一搬了之”,相反,要答好走出“山门”的下文,要确保他们安心地住下来,除了硬件上的配套设施要更完善,更需要干部多走向搬迁后的贫困群众,多询问他们当前生活的现状,及时地发现他们的难题和困难,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够让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是“挪得出”,更要“挪得好”。(作者:魏露)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