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持续提升创新性地为人民服务意识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文章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很多重要论述,这启示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强化人民理念、持续提升创新性地为人民服务意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一些地方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一些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在加大。因此,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他要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就业是民生之本”等理念,面对疫情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性为人民服务意识的提升,只有不断创新,增强本领,才会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现有就业、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严峻形势才有可能得到化解,人民群众才看得到变化、得到实惠。
创新精神要努力体现在解决民生问题等具体工作中。比如在抓紧抓好“创卫”等重点工作中,要积极学习成都市在不妨碍交通等前提下,允许市民灵活机动地摆地摊、增加就业岗位等好的经验和做法,依靠创新精神,实实在在地化解民生难题,而不能对市民就业难等问题不闻不问、不管不顾;针对脱贫难度大等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学习鞍钢等大型国企的做法,多方发动并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消费扶贫、党群活动奖品优先考虑扶贫物资,这样,举全社会之力,落实好脱贫攻坚每一个具体方案,拿出硬措施、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在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在做好巩固脱贫成果这一重要任务时也需要创新精神,这样才会既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又积极研究防止因病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按照习总书记“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兜住民生底线,保住基本民生”要求,运用好税收调节等手段,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努力消除贫富悬殊产生的不平衡心理甚至怨气,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创新性地为人民服务,需要我们党员干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还需要向其他党员干部学习,这样在为人民服务时才容易克服骄傲自满、浅尝辄止甚至固步自封等缺点,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作者:朱道明)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