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奋斗新起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奋斗新起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响鼓重锤鼓人心,号角嘹亮催奋进。来自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的数据显示,脱贫攻坚以来西藏已累计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脱贫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绝不能止于“摘帽”。脱贫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不能一“扶上马”就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还需久久为功,保持滴水穿石的韧劲,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以只争朝夕的状态,拉紧思想“发条”。“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最后总攻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只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打赢这场硬仗。摘掉“贫困帽”,不等于“船到码头车到站”,不能“一摘了之”,广大党员干部更需拉紧思想“发条”,坚守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强化实干精神、苦干意识,坚决摒弃侥幸过关的“闯关”心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努力啃下“硬骨”、渡过“险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以背水一战的决心,转动政策“马达”。摘帽不摘政策,脱贫摘帽可能“一时”,却难保“一世”,贫困县摘帽后,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有利于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要保障脱贫成果,就要发挥政策扶持在扶贫路上的基础作用,做到精准施策,胸有成竹。要不断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持续用力精准施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一针一线下好“绣花”功夫,只有充分转动政策“马达”,从而才能铆足劲,乘胜奔小康。
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搭好产业“舞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驻村干部离开是迟早的事情,只有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的关键举措,才能保障脱贫成果可持续。要有意识地发现、培养本村本土干部,让他们逐渐承担更多责任,锻炼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心;要扶持农民致富带头人,发挥产业上“云端”,鼓励农民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要提升扶贫对象的参与度,真正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坚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品牌,种好产业花,结出更大更好的群众“致富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贫困群众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然而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面对艰难险阻,越要响鼓重槌,要实现脱贫攻坚这项伟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有只争朝夕、背水一战、水滴石穿,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