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办好上好思政课 努力答好新时代“教育三问”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现场观摩思政课智慧课堂教学,并与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多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我们办好上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办好上好思政课,必须笃定正确方向,把好育人“定星盘”,答好“为谁培养人”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具体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我们党自成立起就立志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发展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教育“四个服务”思想,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既是党的教育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更是对“为谁培养人”之问最好的回答。
在回答和解决好“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思政课作用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最深刻的,是不可替代的。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成就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必经路程。思政课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只有办好上好思政课,才能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成长为对家庭、对社会、对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积极贡献的人才,也才能真正谈得上承担使命、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办好上好思政课,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树好育人“新标杆”,答好“培养什么人”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1935年初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发出了著名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爱国三问”实质是在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必须抓住“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始终用其拷问和校正办学的目标和方向,确保教育不偏航、不迷航、不变航。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扭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灌浆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极具可塑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就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迷路。因此,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办好上好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办好上好思政课,必须坚持多点发力,画好育人“同心圆”,答好“怎样培养人”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和“六个下功夫”,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方法。办好新时代教育,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办好上好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坚持以人育人,抓住队伍建设“关键点”。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思政课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办好上好思政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广大思政教师把立德修身、砥砺品行作为政治必修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发展观、教育观,严格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光荣使命。
二是坚持健全体系,筑牢课程建设“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也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作为文化知识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思政课程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大思政”理念,把思政教育的内涵贯穿于各门学科之中,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有机融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同向发力、螺旋推进,形成协同效应。除关注思政、语文、历史等三门课程体系建设外,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克服“本位主义”,结合学科性质和社会应用的发展,在学习目的、价值取向、服务方向中渗透思政内容,形成系统的理论支撑,避免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同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的、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
三是坚持开拓创新,激发课堂教学“根本点”。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他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就“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要求,为我们打好组合拳、讲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学要切实发挥好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引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有效整合课内外各种优质资源,点燃学生学习“动能”;要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把课堂变得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变教师“独角戏”为师生“大合唱”,变“填鸭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让“枯燥课”“点名课”成为入脑入心的“兴趣课”“网红课”,从而打造出更多的“金课”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这些都是对思政课教学的有益的实践探索,值得鉴之践之,进而推而广之。
四是坚持同频共振,聚力全员育人“作用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是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科学统筹、牵头抓思政课建设,教育、宣传、党校、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落实党委定期研究思政课、领导干部带头到学校讲思政课等刚性制度,切实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方资源,最大化发挥各类博物馆、少年宫、活动中心、志愿站点、实践基地等公共场所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强化实践育人、活动育人。要积极发动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社会“五老”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送思政课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汲取榜样力量,修炼道德品行,争做时代先锋。要注重家校合作,把思政课建设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关联起来,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 “小手牵大手”“大手拉小手”,进一步传承家庭美德、弘扬优良家风,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教育主体协同互动,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衔接的育人全链条,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蒋文君、高芳)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