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诊脉粮食安全需精准 不能靠政策“一刀切”

2022-05-23 15:32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在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疫情纷扰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显得更外重要!最近,短视频平台流传农民一亩青储小麦能卖1500块钱,此举引发热议。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五一”期间就组织相关省份进行核查核实。近日,农业农村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部分省份也相继出台政策,禁止小麦进行青储售卖。据最新消息,河南省发布紧急通知,严禁任何毁麦事件发生,强调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截止目前,“青储小麦”事件过程中能看到的解决问题方法均是针对这一行为的强制性行政权力手段,却并没有其他相关的针对问题根源的调查结果和科学合理的应对研究。或者说,更合理的解决方法还只挂在嘴上,是否能出现甚至落实都是未知数。

确实,粮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14亿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践踏。尤其就当前而言,国际形势动荡,全球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而我国人口众多,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如此雷厉风行的管控政策管控住了什么?是否能达到目的?

铺天盖地的“阴谋论”席卷全网,但是网络就是网络,要理清事件真实情况还是应该从事件当事人入手,无非就是种小麦的农民和收作青储的企业。单从目前来看,河南等地主要收青储小麦的企业是因为当地洪涝地质灾害的影响错过了收购青储玉米的时段,不得不适量以部分青储小麦补充养殖饲料空缺,市场有限,规模可控。农民种地目的是增收,不能因旁人一句“你应当为国家做贡献”,还是在本身物质生活水平就不高的情况下就放弃初衷。 “一刀切”的政策无形中加剧了紧张的氛围,难免让有心之人找到机会在其中推波助澜,干出哄抬物价甚至煽动农民与政府对立这种破事。

农民在自己田地里种庄稼连处理庄稼的自主权都没有,从国家的主人沦为其他人利益的“打工人”,处在社会最底层,辛苦劳作,收效微薄,生活水平堪忧。而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因局部现象而让全国近一半的人口心头不痛快,就因小失大了。

农民是国家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国家红利的分享者,出台政策也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能只把农民当作建设国家的“工具人”。要切实杜绝“割青麦作饲料”、稻田种茭白等耕地非农化、良田非粮化现象,稳定粮食产量,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根源在哪里?政策加把力,创新惠农政策,为老百姓种粮保驾护航,提高种粮经济效益,调动老百姓种粮的积极性,能让农民有奔头,确保种粮农民收益,让种粮有“钱途”,这就是根源!毕竟,中国人的饭碗要大家一起端,更要大家一起吃!

坚定维护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保障农民权益牢固群众基础对中国也至关重要,维护粮食安全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与配合,保障农民权益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并不冲突。社会各界应在关注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在正常收获小麦就能保障种植收益的情况下,相信每一个中国种粮人都愿意积极为国家粮食安全出一份力,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让农民心甘情愿地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按照耕地本来用途收粮卖粮,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潜在的“青贮风险”。正如网友所言,在金黄色的麦收季节里,只有让农民感受到和一座座谷堆一样饱满、实在的获得感,才能确保粮用小麦“颗粒归仓”。

(文 小兵论时事)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