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守住民族根脉
保护文物守住民族根脉
文物是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我们国家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这是我们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正如三星堆刚刚出土的一批文物,其斑驳的印记都记录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考古文物就是记录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他们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必须要将这一宝贵的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保护文物的种子“种”在青少年的心中。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导向、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带着青少年“看世界”,让他们提前了解、接触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青少年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在学生教育阶段就融入文化古迹保护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文明参观,如何引导家长,并鼓励他们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这将会成为,让群众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文物保护的责任与意义,把文物保护工作延伸到广大群众,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文物古迹保护的有力助手。
二是将文物保护的意识“植”根公民的思想中。公民素质是文物古迹保护的重要方面,必须高度关注。敦煌莫高窟出现了40年前的刻字,说明公民素质从40年前就需要提高,也许那个年代没有经济条件、物质条件,但是处于新时代的今天,已经具备了大力提高公民素质和各项条件,公民素质已经到了需要大力提高的阶段。要加大宣传教育力量,特别是在出游的时候,制作各类宣传片,时时刻刻在公民耳边树立文明的警钟。
三是将文物保护的制度“立”在执行过程中。惩罚既是刚性手段,也是见效最快的手段,在文物古迹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惩罚制度机制,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都要明确标准,建立最严苛的制度机制,将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让人民在文物古迹保护上守规矩、知敬畏,切切实实为我国文物古迹穿上一层制度的铠甲。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文物古迹是彰显我国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凝聚全社会力量,树立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更有方向、更有力量。(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陆郎社区)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