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想要创造高品质生活,想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想要让民生福祉既有“温度”又有“质感”,就必须要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让民生服务有“温度”,要关爱少数群体,守住民生底线。高质量发展既要有含金量,也要有含情量。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引下,党员干部们“哪里有需求就出现在哪里”。面对听力障碍者的办事需求,社区工作者主动学习手语;面对疫情防接态势下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的出行需求,开辟无健康码“通道”;在交流障碍和数字技术的鸿沟上,用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搭建出一座“连心桥”,让每一个有需求的人都能被满足。建设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要加强兜底保障,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少数群体都被“温柔以待”。
让民生福祉有“质感”,要补齐服务短板,提高民生上线。“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过去的一年,H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交出了一张有质感的民生答卷。全省民生支出占比达7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实施促进就业“五大行动”,帮助924万农民工返岗,城镇新增就业72.4万人;超额完成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任务,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一项项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一笔笔增进人民福祉的资金投入,化为百姓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感受到民生福祉的质感越来越足、分量越来越重。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要以真心换真情,强化群众路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提升群众民生获得感,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另一方面要坚持真心实意,深入基层干实事解难事,学会和群众打交道的艺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推进工作,形成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民生工作绝不能开空头支票,保基本民生更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才能让民生福祉既有“温度”更有“质感”,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孙佳粲)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