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被迫连续减产,老牌合资车企如何提升竞争力?
一汽丰田被迫连续减产,老牌合资车企如
在10月、11月已经大幅减产的前提下,为纾解经销商压力,一汽丰田决定在2023年12月-2024年2月继续大规模减产。“以销定产”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一汽丰田存在的问题?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车企到底输在了哪里?
“以销定产”治标,治本还要靠产品
目前,高库存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一个形势,特别是在合资企业当中表现比较突出。原因一方面是,过去大家觉得智能电动汽车渗透速度可能会比较快,但是没想到渗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另外一方面是,自主品牌的产品推出速度在加快。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整体合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下滑,包括一汽丰田,这样就形成了比较高的库存。车企和经销商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如果产品卖不出去,经销商面临亏损,库存产品最终会被折价销售,对企业品牌形象也是一个打击。
一汽丰田过去一直采用的就是“以销定产”,讲求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来调节它的生产,包括调节上游供应商的库存。如果某款产品在市场销售不好,下游没有达到预期需求的话,一般不会去强制按照以前的计划量进行生产,丰田系的生产柔性还是比较强的。在当前产品竞争力短期不能有特别大的改进的情况下,企业只能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的调整。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丰田怎么能够适应现在汽车变革的形势,怎样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特别是体现智能化水平的、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产品。目前来看,日系品牌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出速度上相对还是比较慢。
持续减产对一汽丰田的影响肯定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它的市场份额、企业目标实现和利润都会带来影响。其次,这种减产也会传导到它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身上。当然,减产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避免收益下降或者亏损增加。
老牌合资车企为何竞争不过新车企?
那么,曾经的行业领头者为何竞争不过那些后起的新车企?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破坏性创新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创新理论大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提出的。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创新活动,它的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成功的企业都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因此,以现有企业心态与利益机制,确实很难突破这种破坏性创新所造成的两难困境,企业需要以体制外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推动这种创新。
新车企没有历史包袱,很快就可以开发出一些新产品,包括整套管理和组织体系都可以随时做出调整,随时学习别人好的经验。但是以合资车企为代表的企业很多有几十年或者百年历史,如果要做调整的话,整个组织架构或者利益链条都要改,面临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巨大的冲击,就比如销量的大幅下滑,利润的大幅削减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情况下,往往是不会主动进行革命。目前国内合资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但是这种压力传导到国外的母公司是比较难的。
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的局面,这些老牌国际车企应该放手给中国合资企业的管理层,多多支持他们,给他们进行授权,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动性,利用中国汽车激烈的竞争市场和创新的氛围,支持合资企业来开发出适应未来中国市场、也适应全球市场的一些产品,以及进行相关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调整,跟上这个时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