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升最快高校”为什么是苏州大学?
“全球上升最快高校”为什么是苏州大学
“我最近在考虑国内几所高校,心仪的是苏州大学。”李刚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过一段时间他将从英国毕业,当前已在找寻国内大学教职工作机会。
而让李刚首选苏州大学的一个原因是“苏大近年势头很猛”:在极具权威性的USNews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以全国21名位置排全球388位;而《自然》发布的自然指数报告中,苏州大学也被誉为近年来“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
苏州大学厉害在哪里?中国高校众多,为何苏大是跑得最快的黑马?10月18日,苏州大学举行纪念建校120 周年发展大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苏大12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可以寻找到答案。
苏大之大,“在大师”
苏大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在东吴大学原址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
这所诞生于20世纪之初的大学,经过120年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基础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至今在教育界仍振聋发聩的名言,出自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他指出,一个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并不在于它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它有多少位大师。
而“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苏州大学正印证着梅贻琦的“大楼大师”之辩。在苏州大学精巧的校园里,汇聚了包括14位院士在内的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0余位,且77%的高层次人才来自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2019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19人次,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
苏大为何能汇聚如此之多的大师?背后是学校实行多年的引育并举的人才强校战略。
穿越到20世纪末,伴随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东风,苏大便开始重视学科建设,学科门类迅速实现成倍增长: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领先学科平台汇聚苏大校园。
如今,这些苏大科研创新“增长极”正在成为汇聚人才的“向心力”。此外,苏州大学推行“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由领军人才领衔组建创新团队,赋予教师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近年学校投入10多亿元用于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
大师来了,大学才有希望成为一所好大学。
搭平台、聚教学,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大师汇聚在大学,大学便需要用好大师,为大师发展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是关键一环。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十三五”以来,苏州大学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融合创新上持续发力,在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等方面发展成效非常显著。
近年,苏州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累计转让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并推出了“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建设,紧贴地方“一线需求”促进产学研融通。
有了好平台,好大学需要聚焦在教学与科研。苏州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探索形成课程、课堂、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教学体系。并打造众创平台、培训平台和融资平台,贯通实践教育双创基地,形成了以“学校-政府-企业”循环互动、“专业-平台-产业”螺旋发展的协同育人机制,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
具体而言,2018年苏州大学启动了一流本科行动计划,首期投入1亿元用于建设30个一流本科专业、80个一流教学团队和400门一流课程,18个本科专业入选一流专业“双万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旨在培养创新人才,让一流学者走进课堂,将科学前沿和创新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课堂获得感。
除了科研,在紧抓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苏州大学聚焦高质量发展,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苏州大学承接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贯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建立“博士研究生预备生”制度,创办国内首家导师学院,成立“研究生交叉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带动一流学科建设的作用。
当前,苏州大学还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22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的大学国际化道路。
相互哺育,双苏共舞
坐落在最强地级市,苏州大学与苏州相互成就,苏州大学为苏州产业发展、文化繁荣贡献智识,而苏州的城市发展又反哺苏州大学,成为其迅猛发展最强有力后盾。
例如,苏州大学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13个国家级“科研重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剑桥—苏大基因组等跨国学术机构相继落户苏大;由苏大牵头成立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汇聚5家高校科研院所、200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形成3公里协同创新圈,有力支撑了苏州工业园区近千亿产值的纳米技术产业……
这一份亮眼成绩单是这些年苏大与苏州同频共振,互相哺育的结果。
2006年,苏州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展开全面合作。2016年苏大与苏州全面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与苏州市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共同体。依托苏州经济、科技、文化等优势,苏大聚人才、建平台、促转化,初步形成“名城带名校、名校润名城”的互动发展格局。
近五年来,双方共同推进“学科产业对接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等十大工程。在此基础上,苏州大学组建了16个科技攻关创新研究团队,申请专利200余项,创建科技型企业5家,实现社会产值60多亿元。
有了这些平台,苏州大学的老师走出象牙塔扎根一线。“苏大行动”中推出的“一院一市一基地”、“一团队一企业一中心”建设,与苏州市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6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25家,并建立研究生工作站388家。
有了这些基地,苏州大学老师在仰望星空之时,也脚踏实地,研究更“接地气”。比如,苏州市科技镇长团工作开展13年来,苏州大学共派出13批100人次,分赴大市10个区县挂职。这些老师作为学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的牵线员,用贴近生产一线的科技服务撑起一座座发展新高地。
2019年,为加快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向更高水平发展,苏州大学再与苏州市政府签署2020-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苏州市人民政府将支持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资金方面支持苏州大学在多个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苏州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而以入选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契机,苏州大学将聚焦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重点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等与苏州产业密切相关的优势学科集群。
目前,苏州大学正在苏州“南大门”吴江区抓紧建设“未来校区”,积极布局打造新兴专业。未来,这片教育基地将打造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人才培养的先行区、科技创新转化的孵化器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
“苏大模式”继续进击
审视苏大高速发展,背后的“苏大模式”也逐渐成熟。
20世纪末,多校并入苏大,如何发挥多学科优势打好“组合拳”,成为摆在苏大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合而融,融则新。”苏大人用革新给出答案,在巩固特色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科研创新“增长极”。
同时,开放创新的办学态度让苏州大学国际化道路也越走越远。以“国际知名带动和引领国内一流”的战略设想,苏大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大学国际化道路。
学校践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国际化策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不断加强与海外高校合作的同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实验室、海外联合博士培养等多种渠道,努力将国际化交流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多年发展中,“苏大模式”的重心始终是牢牢守住大学根基,注重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近年来,苏州大学一直致力于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勇于探索改革当中的深水区和无人区,高标准建设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在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办紫卿书院等人才培养试验区,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再到多校并入的跨越发展,在守好大学根基的同时,苏州大学始终与时代共振,积极创新变革,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就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服务’,真正做到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与祖国发展同向同行。”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苏大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更要引领地方、走出地方。
自主开发我国第一条OLED照明生产示范线并实现量产,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关键技术,参与“天问一号”等国内外大科学计划和大工程……近些年,苏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承担起一批重大科研项目。
120年来,一代代苏大人坚守初心与使命,坚持开放革新的精神,在“头顶蓝天”与“脚踏大地”之间培养卓越拔尖人才、开展科研协同攻关。
“苏州大学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追求,是我们在新时代创建一流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未来,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表示:“苏州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文中李刚为化名)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壮壮 周明 熊平平/文 赵杰/摄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