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么搞定“熊孩子”?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出台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出台
对教育惩戒进行定义,明确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方式,对付“熊孩子”,老师们有规可依了。
12月29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对教育惩罚的形式等做出了规定。长沙中小学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表示,《规则》的出台明确了校、家、师、生的权责范围,让老师们再去管理惩戒学生时有了依据,“心里也会更有底气一些”。不少家长也认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应当包括惩戒部分,《规则》让他们对孩子可能受到的惩戒更加清楚,可以减少与学校之间的纠纷。
现状,老师不敢批评学生
教育惩戒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校长熊伟红曾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家长和社会对惩戒权过度敏感,使得学生规矩、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差,‘熊孩子’也越来越多。”
望城区长郡月亮岛第三小学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符启霞也坦言:“现在老师们有些不敢批评学生,就怕家长为此去投诉。”
在校园与班级里,不好管的“熊孩子”不仅让老师头疼,其实也是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心病”。黄女士的女儿在长沙读小学三年级,她始终记得女儿在上一年级时,曾被班上一名男孩子打伤手臂。通过与班上其他家长的沟通,黄女士才知道这个男孩子几乎打遍了班上其他所有学生,可是她找到班主任反映情况时,班主任也很无奈,只是表示会与打人的男孩子的父母沟通对他进行管教。
黄女士表示,因为当事家长的不作为,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其他家长们联合找到学校希望打人的男孩子转学或转班。学校很为难,表示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这样做。黄女士认为:“如果当时就有《规则》或类似的文件,也许学校就可以对他(打人的男生)进行惩戒,限制他的打人行为。”
在长沙一所公办小学做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慧慧坦言:“我带的是一年级孩子,有些学生真的非常非常调皮,没有任何规则意识。”
那么,面对这些“熊孩子”,老师们怎么办呢?慧慧说:“我们学校要求我们不准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包括罚抄作业或罚站等。”在实际工作中,慧慧表示只能以提醒为主,如果学生实在不遵守秩序,就让他(她)站起来一下,但绝对不会超过五分钟。
与此同时,不少老师为了让调皮学生至少不要去影响别人,会在讲台两边或教室的角落设置桌椅,安排这些学生“专人专座”。
意义,有利于减少家校纠纷与矛盾
如今《规则》出台,并将于2021年3月1日实施,长月三小副校长符启霞说:“会让学校和老师再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能更放得开手脚一些,老师的心里更有底气一些。”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校长熊伟红还认为,《规则》不仅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指导意义,而且有良好的社会意义。熊伟红坦言,目前个别家长对学校抱有一定的对立情绪,使得家校关系变得敏感。“《规则》扯掉了一块遮羞布,让学校和老师明确了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被惩戒、怎样惩戒,家长和社会对此也会更明朗,有利于减少家校纠纷与矛盾。”她还表示,《规则》的出台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警示,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
采访中,家长们也表示,并不反对学校对孩子进行正当且适当的教育惩戒,细心的家长还发现《规则》中关于如何惩戒的规定中没有提到打手板心等。“作为家长,如果学校和老师严格按《规则》来惩戒孩子,我们也会更放心一些,至少这些惩戒方式都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有家长这样说。
思考,惩戒权是核武器,应该有但最好不用
据悉,《规则》出台后,长沙不少学校的校长第一时间转发到了学校的工作群,要求所有老师阅读学习全文,特别是学习明确“教育惩戒与体罚的区别”。
熊伟红提醒认为,《规则》出台后,老师们要合理利用规则,而不能从不敢教育惩戒的极端,走向另一个滥用规则的极端。她还说:“规则是冷的,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鲜活的。所以我跟老师们也讲,我们仍要有爱心、有温度,要用教育智慧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规则》出台的最大价值与意义,长沙市望城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彭伯勋说:“《规则》界定了校、家、师、生的权责范围,强调、规范了学校和教师教育行为的育人本质、程序正义、生态营建,明晰了学生和家长在个人成长上的自觉担当责任主体。”曾做过校长的彭伯勋还直言:“我认为惩戒权是核武器,应该有,但最好永远不必用。”他认为“惩戒一旦变成常态,教育品质必然不高”。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