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两会 都要建新大学和双一流!
各地两会
近日,全国各个地方的“两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少代表和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其中不乏关于当地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包括新建大学、建设“双一流”、出台人才政策、建设研究院实验室等。
软科(ID:zuihaodaxue)收集了各地的一些热门提案,看看大家都在关心哪些高教相关问题。
“新建大学”成为两会热门提案
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两会上,安琦、钱世超、邹云增、朱乃楣、乔国强五位政协委员计划提交联名提案,建议“上海应该尽快增办若干所新大学”。
提案认为,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心城市,在新建大学方面,可以参照广东模式,按照高起点的方式来进行。引进国内、国际一流大学的资源,通过办分校,或者是合作办学的方式,建设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一流的新大学。
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张毅等24名委员联名提案,应设立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发展需要。 相较于其他院校,张毅委员特别强调,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要尤其重视“校企合作”,重视产学研相结合。
广州黄埔区“十四五规划”诸多内容中,提到了“加快筹建黄埔大学,进一步吸引国内双一流和港澳高校在黄埔设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顶尖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广州市黄埔区未来有望迎来一所以区名命名的大学。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提案建议,建立以广深珠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现代高教体系,建立汕湛韶为中心的粤东西北高教中心,发展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各地市举办高校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接受终身教育和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此外,还建议探索在深圳建立高等教育特区,赋予特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如支持内地高校在港澳地区办学,引进国际顶尖大学到特区,与湾区相关高校组建联合学院、特色学院;出台政策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等等。
省政协委员、中山市副市长徐小莉提到,“为加快中山科技大学的筹建速度,增强中山发展新动能,建议请国家教育部和省加大力度支持中山科技大学的筹建”。提请省教育厅支持中山科技大学按照东莞建设大湾区大学的模式,将中山科技大学作为省市共建本科高等院校管理;提请省教育厅按照省属高校的标准给予中山科技大学生均经费及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提请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教育厅将中山科技大学纳入省重点项目规划和省“十四五”规划,给予用地指标等方面支持;提请省教育厅支持中山科技大学按照“高起点,新机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总原则尽早开设研究生教育等高层次办学活动。
2020年年底,柳州市被确定为广西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但目前柳州只有6所高校(2所本科、4所高职)。陈鸿宁建议:一、高度重视,将支持柳州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纳入广西“十四五”规划。建议自治区将柳州列为继南宁、桂林之后的广西第三个高校集中区重点并予以支持,探索创新适合广西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二、优化布局,支持柳州高等教育扩容增量。建议将柳州北部生态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区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引进一批高校、研究院、科研机构到北部新区集中办学。三、优化结构,支持柳州中高等教育提质增效。支持柳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技术大学、现有中职学校升格为新建高职院校。四、完善机制,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以前提起来河南平顶山,大家都会想起来煤,现在提起平顶山,都会说盐,如何做到“黑白通吃”,实现从煤到盐的产业工业转变?河南省人大代表孔德风的建议是建设“河南化工大学”。
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彬建议,支持三门峡市筹建普通本科院校,提升洛阳都市圈高等教育整体建设水平,填补三门峡市没有普通本科院校的空白,为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本土化高层次人才。
据《海峡导报》1月22日消息,今年两会期间,民建界别提交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亚洲顶尖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议》提案。民建界别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海洋大学,沿海省份中只有福建省至今尚未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海洋大学,这与福建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建议在厦门独立组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大学,推动实现“北有中国海大,南有厦门海大”的中国海洋高等教育新格局。
泉州市省人大代表朱世泽指出,泉州目前拥有应用型本科泉州师范学院、应用型高职黎明职业大学两所较成熟的应用型高校。“‘十四五’期间,支持泉州师范学院建成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将泉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泉州大学,支持黎明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进一步优化我省高校布局结构,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宁夏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马科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启动成立宁夏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提案》。马科介绍,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是宁夏唯一的高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其办学规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较小,已明显不符合宁夏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求。目前,宁夏仅有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4所公办高等学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4所公办高等学校均不能支撑和服务宁夏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需要。
马科认为,应尽快建设一所宁夏中医药大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宁夏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宁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能更好地服务宁夏和周边地区的百姓。
云南省政协委员郭伟阳说,今年云南省“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加快云南体育大学筹建”的提案。“建设云南体育大学将会为云南体育强省的建设注入‘强心剂’,也将大力推动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今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建设高原特色体育训练基地群。”
省政协委员崔歆表示,“铜川是中医圣地、文化名城、丝路瓷都,具有产教融合的独特优势。”崔歆分析,铜川中医药、先进陶瓷、旅游康养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前景广阔,航天科技、光电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亟需规划建设大学校区,促进产教融合,实现转型升级。
铜川目前已规划建设铜川大学校区,拟占地10000亩,已与西安理工、西安工业、陕西中医等大学达成意向,成立了教育投资公司,园区建设部分用地获得批复,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崔歆认为,铜川一直没有高等本科院校,严重制约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
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李阁君代表建议在赤峰市新增一所高职院校,并选择一所办学基础较好的高职院校升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成今年目标任务,要着重做好9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要结合历史性成就精心谋划,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时保质建成西藏自治区医院、西藏藏医药大学新校区、西藏技师学院等12项重点民生工程。
列席海南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南将新建4-5所高职院校、1-2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探索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工程。实施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建设1-2所高水平高职学校、10所优质中职学校,建设10个以上国家级高职院校骨干专业群、50个中职学校优质专业群。支持职业院校“引企驻校”,建设20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海南省政协委员詹兴文向海南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提交建议,创办海南华侨应用技术学院,发展有特色、高质量的华侨高等应用型教育。“海南各行各业都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缺少熟悉国际事务和从事国际交流合作的专业人才。”詹兴文说,创办一所华侨应用技术学院,发展有特色、高质量的华侨高等应用型教育,不仅可以为海南培养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教育背景的人才,也能促进海南与海外侨社和琼籍华侨华人以及居在国的交流与合作。
贵州省人大代表张林鸿:“本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定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贵州至今还没有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1月26日,省人大代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林鸿在省两会上建议:高职院校应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支持“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建设
在安琦、钱世超、邹云增、朱乃楣、乔国强五位政协委员计划提交联名提案中,提到了上海可以继续整合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创办新的高起点大学。比如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已经在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上处于国内较为前列的位置,应该优先重点扶持这两所大学,使其早日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同时对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大学,或者是这些大学的某些学科,也要采取措施扶持,使其快速发展,尽快发展为国际一流水准。”(软科注: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目前已经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猜测当事人想表达的意思为“一流大学”,或为口误)
在上海市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建议,各大医学院应扩大招生,尤其是扩大本科生的招生数量,“甚至可以设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双学位,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报考。”他还提到,对于公卫人才队伍,还应加强毕业后教育。
同时,应该加强公共卫生科学研究与临床救治的协同作用。一些附属医院要加强传染科的建设。在研究机构加强实验室建设,“交大医学院也没有p3实验室,病毒的研究工作很受限制。”
如何在把世界一流大学引入上海办学的同时,鼓励更多在沪的双一流高校主动“走出去”?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杨蓉今年带来建议:鼓励高校通过与企业对接,瞄准“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及输入国市场需求,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同时完善赴国外办学的审批机制,制订支持到国外办学政策法规。
河南省人大代表、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洪彬向大会提交了加快洛阳都市圈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他表示,加强规划引领,将建设洛阳大学城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洛阳大学城及洛阳都市圈区域“学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支持省外高水平大学与洛阳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生院,支持在洛高校与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洛阳师范学院作为河南省高校硕士授权单位重点立项建设单位,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河南科技大学享受省有关“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持政策,并给予资金扶持。扩大洛阳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解决洛阳高校研究生教育短板,提升整体办学层次,为洛阳都市圈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支撑。
河南省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建议,以郑州大学为核心,以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河南特色骨干大学为支点,辐射带动域内其他高校,西进对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陕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构建“郑洛焦三角科教创新园区”。
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发言指出,现阶段山西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太原理工大学大好的发展势头,是在全省浓厚的创新驱动氛围中形成的。山西大力推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发展都不行。”郑强在发言中说,“未来五年里,山西还将对高等教育有着真金白银的投入,省里已经出台了很明确的措施,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表示,西北大学的阶段性目标是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和双一流遴选中,实现“保一争二”的目标,希望有更多的学科进入一流学科中。“我们有很多优势学科,比如我们的考古专业是A+,我很有信心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中。”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加快福州大学城、福州新区职教城建设,支持华侨大学高水平发展。继续推进高职扩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
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李建军说,2020年,贵州大学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下“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贵州大学正在筹建省部共建的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就能为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尤其是大数据战略汇聚一批高端人才。目前贵州大学被列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奋斗目标是全力推进贵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南将超常规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1+2+X”高等教育总体布局,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推动海南师范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争取海南医学院等2-3所本科高校更名为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张骁表示,近年来,我区铁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但从事铁路服务行业的技术人才比较匮乏。为此,张骁建议,我区应在相关职业技术学院增设铁路技术专业,为未来西藏的铁路建设输送更多本地人才。
落地人才政策,引才留才育才
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高企的房价和相对较高的税负两相叠加,不利于吸引青年人才、成长期人才择业落户,也不利于稳定顶尖人才,降低了上海的聚才吸引力和留才竞争力,消减了上海的综合优势。
她建议,参照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加快向国家争取在沪工作的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或财政补贴。
市政协委员陆铭建议,一是上海人口应该突破上海行政边界,为上海新城建设突破发展约束;二是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大幅度降低落户门槛;三是改变积分落户规则,提高实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重点落实长期稳定就业和市民化进程。
陈玲委员则建议,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居住问题,稳定队伍。政府要在政策上允许高校建人才公寓或青年教师公寓,把高校的青年教师人才留在上海。
省人大代表、山西彤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丽表示,“希望更多考虑优先让本省大学生就业。”省人大代表、阳城县人民医院重症科主任王波表示,基层卫生院编制受限、待遇不高等是限制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制定基层卫生院人才引进细化政策,扩基层临床一线职位和职称编制、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同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职级和待遇并行,倒逼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
任振鹤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要继续统筹安排财力,办好10件为民实事。其中一项就是,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落实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海南省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围绕海南人才话题建言献策,认为海南要开辟境外高层次人才“快车道”,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提出,应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为长期人才储备战略。
贵州科学院院长、致公党省委副主委景亚萍,围绕“破解人才短板,实施人才新政”建言献策。实施系列人才新政,推进“人才大汇集”,是当务之急。她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主要包括,建设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以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在职称评聘、项目扶持、科研资助等方面做好保障,帮助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
另外,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梁杰表示“目前,贵州多所高校都设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各自配备建设了一套基本满足专业教学所需的实验教学平台。”梁杰举例说,花溪大学城内相邻的两所大学,花两份教学资金,各自建设一套几乎同样的实验平台,资源不能共享,利用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梁杰说,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自己准备了一份关于建立一个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建议,将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提交。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建议:在省内特色产业现有科研团队中,遴选出具有培养潜力、有冲击国家顶级水平的优秀科研团队,作为今后培养打造对象;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培养国家顶级团队及其领军人才上;把“柔性引才”重点放在引进能帮助我省培养、打造特色产业国家顶级科研团队的国内外顶级科学家上;成立“培养、打造青海特色产业国家顶级科研团队”计划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培养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苏雄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提案,建议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优化公共卫生人才评价体系。他呼吁建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实践型、实战型和应用型的技能培养培训,共同拓展面向临床和基层的公卫技能认证培训。
建设研究院、实验室、博物馆等
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表示,北京的科技资源富集,提议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在20个到30个领域中,面向国际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北京实验室。主要依靠在北京的地方和中央力量进行建设。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景山学校党总支书记张斌平提出在北京建立“首都教育博物馆”的建议。“北京市需要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化场所,来展示首都教育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上海将聚焦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继续办好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全力实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天津市人大代表张琪昌表示,天津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信息情报中心建设,通过平台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比如,高校图书馆有信息情报中心以及最新的专利、科技信息,科技创新的基础信息资源比较丰富,企业缺乏这样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和高校图书馆融合,获取比较全面的资料,有助于企业科技创新。
重庆市政协委员裴小红在会议发言中提到,筹划建设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长江上游生态保育与农业绿色发展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陆军医大、重医等在“医学+人工智能”“医学+生物材料”等领域开展学科合作,建设医工交叉研究院等。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建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以“一部五中心多基地”的模式建设农业科学园。以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农科院等单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为依托,建设蚕桑、柑橘(柠檬)、生猪产业、高新特色农业、山地农业工程等5个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市政协委员、台盟重庆市巴南区工委副主委、重庆工商大学信息化办公室运行部主任林丹提议,重庆可借鉴广东、上海等地经验,聚焦流行病、传染病、大数据、检验检测等领域,以组建公共卫生首席专家组,建成公共卫生领域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室,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方式,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育引进计划。另外,可围绕疫苗研发、检验检测、实验动物模型等公共卫生重点方向,争取在重庆布局建设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推动建设公共卫生科学研究院、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基地。
中山市市长危伟汉说:一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研究院重大科学装置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机制研究,加快推进中山科技大学筹建;三是加强与深圳的对接,推动深中现代产业体系融合,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他建议充分利用好重大科学装置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梁士伦代表建议,支持中山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翠亨新区申报广东省自贸区新片区或纳入扩区范围。
张翠梅代表建议,建立广东省罕见病专项医疗保障制度支持生物医药GJ实验室中山基地建设,支持将中山研究院建设纳入广东省、中科院战略合作框架。
胡旭兰代表建议,支持中山科技大学按照建设大湾区大学的模式,将科技大学作为省市共建本科高等院校管理;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政策或指导意见。
省长刘国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陕西将切实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支持西部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基地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孙俊青提出,自治区将继续鼓励建设一批水平高、机制活的新型研发机构,调动各级各有关方面组织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积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主动融入“科技兴蒙”行动大局之中,走好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的路子。
乌兰委员提议,成立由自治区政府牵头,自治区财政厅、文化旅游厅、卫健委及相关大学和医院等部门共同组成建设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推进小组。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议建设面积为2.8万平方米;整合相关资源做好蒙医药医学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最基础工作;建议成立蒙医药和文博专业人员组成的筹建小组,负责筹备和所有工作,在首府建设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
致公党海南省委会建议,支持海南本地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为人才提供优良的科研工作平台,聚拢海外互联网精英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研发者,填补海南高科技人才空缺。
湖北省人大代表周华民:“加快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它是一个平台整合,打通创业链的这样一个作用,能起到一个虹吸效应,能够把各种科技创新的要素、各种科技创新的主体吸引过来。”
本文为软科(ID:zuihaodaxue)手工整理,提案内容均为各地委员、代表所议,不代表软科观点,仅供参考,请以大家为官方发布为准。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