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有个特殊“小暖解忧杂货铺”
南理工有个特殊“小暖解忧杂货铺”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本科生专职辅导员张海玉获得2021年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成为江苏高校首位获此殊荣的老师。
这位学生眼中的“娃娃脸”老师,能够从全国30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自然“出手不凡”。
记者 杨甜子
“她就像春风一样,很温暖”
从2016年起,张海玉就跟学生们承诺,每个工作日写一篇辅导员网络“微主题”工作日志。从“校园贷”到“自我保护”,从“考前膜拜杨超越”到“短信收到请回复”,内容涵盖时事热点、心理健康、学业指导等多方面,张海玉这一“谈”就是几年,《谈谈那些事》目前已累计600多篇52万余字。
与学生相关的事几乎占据了张海玉所有的时间。在这种被她打趣为“共生”的关系中,她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自己的辅导员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学生也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悄然成长。
收到第二次学业警示的时候,才大二的某同学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活可能要就此结束了。没有劈头盖脸的批评,也没有咄咄逼人的追问,张海玉运用自学的工作方法“教练技术”,引导他每天为自己打分。分数高意味着他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张海玉会同他分享收获的喜悦;分数低则意味着他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她会帮忙一起想办法。一年多的时间,张海玉坚持每周和他一起跑一次步,每天和他聊聊心情、学习,该同学的状况逐渐好转,不仅通过了大三的所有考试,除了尚未开课的两门课外,还完成了挂科课程的重修补考。海玉老师让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在学生口中:“她像春风一样,很温暖。”
用爱相伴,点亮青年理想之灯
对张海玉来说,思政课堂从来不局限在教室里。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她用爱相伴,点亮青年理想之灯。作为南京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张海玉用王泽山院士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故事激励青年,要勇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王院士首创火炸药再利用技术在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后并没有停止奋斗的步伐,仍继续在一线开展科研攻关,又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于1996年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她说,虽已称得上功成名就了,但王院士依然躬身科研一线,研发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让我国火炮的射程提高20%以上,在2016年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最终成为“三冠王”。“从王院士身上,我们能看到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情,把一生融入火炸药事业中的精神。”张海玉说,王院士把成果实践在祖国大地上,用热情与执着坐“冷板凳”,这种精神在生活当中、学习当中对她有深深的触动与引导。
用“解忧铺”与学生心灵对话
张海玉还成立了“小暖解忧杂货铺”,学生们可以线上、线下给她写信,张海玉会一对一解答。“学生们也就二十岁出头,有时候遇到困难自己不太容易想明白,作为辅导员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工作以来,张海玉一直在思考,硕博所学专业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班出身的自己如何在做好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更加注重心灵对话和价值引领呢?她主动走上了讲台。
除了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任务外,张海玉还开了一门选修课《哲学与人生》。 张海玉的课堂总是不乏丰富的案例,既贴近时事热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能久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切身领悟知识点,她的课很受学生喜爱。
作为辅导员,张海玉还将思政课的课堂延伸到了讲台之外。张海玉在年级开设了“我们说”工作坊,每两三周的周日下午,与同学们一起,围绕时事展开讨论。“平等交流,而非管教束缚;思想引领,而非事务处理;教学相长,而非单纯给予”,对于新一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和批判的特质,张海玉有独到的理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