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从《大山的女儿》看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走向基层

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走向基
2022-08-17 09:18 来源: 编辑:凤凰网教育 浏览量:0

《大山的女儿》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剧情讲述了女主人公黄文秀从繁华都市到贫困山区的逆行人生,她选择用自己的知识、见识来回报社会,为当地的扶贫攻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黄文秀的事迹是新时代当代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潮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基层锻炼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在服务社会、奉献基层中体现自身价值,在“考场”外寻找人生的答案。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乡村振兴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当前,我国农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不多,高科技产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用较少。超大型城市拥有全国最好的高校教育资源,具备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人才集聚优势,要率先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增效提速,做好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的育、引、留和用的问题,为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其他兄弟省份的乡村发展架起“桥梁”。高校要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鼓励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积极地去农村就业创业,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三农”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转变就业观念

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毕业生人数较少,百废待兴的同时百业待举,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是通过“统包统配”的方式,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转型,毕业生的就业观也发生转变,经济收入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人口空间的分布发生了剧烈变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频繁移动。城镇化进程加快了人口的流动,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呈现更加多元化、理性化,他们不会一味地追求一线城市或者更高的福利待遇,而是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个人发展。

新时代的青年有想法,思维活跃,但从小到大忙于学业,缺少实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未完全成熟期,真正走出校园面对工作时可能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做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和无私的职业奉献精神的引导。将就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而应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实践机会,引导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关心和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更应该将学生的基层就业观贯穿到就业指导中去,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干实事,为学生打好服务基层的基础。

通过就业过程辅导、社会实践、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注入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顽强精神。将新时代的“扎根奉献”精神贯彻到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中去,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在基层岗位上做出非凡的成绩。良好的就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形势,能正视社会优胜劣汰规则、消除畏难心理、正视当下工作的不足,并努力完善自己,最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突破。

促进对基层的了解

当前,毕业生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农村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空间广阔,但是要想将人才留在基层就需要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国家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住房保障、创业基金、政府补贴等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人才引进制度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保障制度。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保障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着力推动基层事业发展,确保基层的高素质人才下得去、能留住、干得实。

高校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国家政策与激励措施,树立和宣传基层就业创业典型案例。通过各类活动与宣传,搭建学生能接触到基层单位的平台,加深学生对基层单位和岗位的了解,在沟通交流中让学生对基层产生兴趣。在主动改变“学农不务农”现象的前提下,引导各类专业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去,到振兴乡村发展中去实现个人价值。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同样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农村的不同地区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只有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学生们才能消除抵触心理,从自我层面融入当地社会。只有学生实现了身份的自我认同,农村才能真正“留住人”。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各地高校尤其是优势高校将创业就业教育划分为择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学生们与农村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将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逐渐引导大学生热爱“三农”事业。人才虹吸效应明显的超大型城市,可以先行先试,打造本地乡村振兴的范本,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个人价值在当地乡村振兴中得到最大化施展,最终实现全国乡村振兴全面开花结果。

作者:宋洋(内蒙古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原文地址:https://edu.ifeng.com/c/8INrNxCGuPi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