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爆破”仍在作恶!罗翔发声
“网课爆破”仍在作恶
在多位学生和家长的讲述中,“温柔”是大家对河南新郑三中历史老师刘韩博的普遍印象。
一周前,自称是刘韩博女儿的网友在微博发声,称母亲遭遇“网课入侵”后离世。事后,南都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这样的“入侵”发生在全国多地的网课课堂上,至今仍有“网课爆破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小广告,并通过组建QQ群等社交群组接单。
这种行为可能并不只是一场“恶作剧”。长期关注网络暴力问题的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姜方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网课入侵”“网课爆破”行为,应该被纳入网络暴力问题的范畴加以治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也对此发声,分析了这类行为的法律风险。
目前,学校找了新的历史老师为刘韩博生前教课的班级代课。有家长说,“孩子们还是很想念温柔的刘老师,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网课“入侵者”
10月28日,贺襄(化名)像往常一样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小,国庆节后,在新郑三中读高一的女儿开始在家中上网课,他不想打扰孩子学习。
晚上八点多,女儿用来上网课的钉钉平台突然传来一阵喧杂。贺襄向南都记者回忆,他当时清楚地听到钉钉群里有人在骂脏话,“骂得非常难听”,后来有人开始放音乐。
“骂人的这群人是突然闯入会议的。”贺襄说,为了让这些人离开网课,组织这堂网课的历史老师刘韩博把会议主持人权限转给了一个更熟悉平台操作的年轻的老师,“闯进来的这些人把这个年轻的老师也给骂了,这节课在嘈杂声中停掉了。”
“再次有妈妈的消息已经是两天后了,我妈妈因心梗去世,独自死在家中。”11月2日,自称是刘韩博女儿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声,称其母亲生前用网络直播上课时曾经受严重的网络暴力。“10月28日晚的那场直播,有人不顾我妈妈的再三劝阻和维持纪律,前后通过语音辱骂、共享屏幕干扰课件投屏等多种方式再三刺激我妈妈,最终我妈妈情绪激动落泪退出了直播课堂。”
其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其母亲讲课途中,有人入侵网课当堂播放音乐干扰,并通过共享屏幕发布“你瞅啥?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号。都给我低调点”等文字内容。之后,课堂上有人建议将入侵者踢出,入侵者又多次写道“你在狗叫什么”。
随后,悲剧发生。
11月2日,新郑市教育局发布通报称,10月28日,新郑市第三中学教师刘韩博在家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针对网传刘韩博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11月3日,新郑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上述案件,教育局方面也将继续协助调查。该名工作人员还表示,“网课使用的钉钉平台会在软件方面作出改进,教育局方面也会继续配合协助。”
据了解,刘韩博负责新郑三中高一年级多个班级中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贺襄的印象中,刘韩博的网课被“入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刘老师的学生告诉南都记者,近一个月来,她的课堂上总会出现“网课入侵”现象,“专挑历史课”。刘韩博女儿的朋友表示,根据收集的信息,“入侵”行为在每次历史课堂都会出现。
在众多网络留言里,“温柔”是学生们对刘韩博的评价。有网友表示,“刘老师真的很温柔,到文理分科前,我历史成绩不好,她从来没有批评过我,只是让我在最后考试前把字写好,就连这句话都是温柔地说的。”一名刘韩博曾经的学生也向南都记者表达了她对老师的怀念,“刘老师教我是10年前的事情了,但她爽朗的笑声我至今难忘。”
贺襄也表示,孩子口中的刘老师温柔、有耐心。“孩子们都挺喜欢她的,我女儿听说刘老师的事情还哭了,这件事情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小。”据其介绍,目前,新郑三中的网课已经恢复正常,学校找了新的历史老师帮刘老师的班级代课。“孩子们还是很想念温柔的刘老师,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不只是作恶
“梦泪”们侵入全国多地网课课堂,身份不明,缘由不明。
9月底,大学生夏天(化名)在上网课时发现了“入侵者”:每当有学生发言,对方就会播放嘈杂的色情音频打断学生讲话。这种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有学生向老师反馈,“入侵者”才被踢出群聊。
高中生们也不堪其扰。数十人的课堂因为两个人入侵捣乱,无法正常进行。
有高中生回忆,一次上课前,网课会议室中突然出现两人播放音乐,大家起初都以为是同学。老师准备上课后,全班同学开启静音,但他们故意开麦继续播放音乐,被老师制止后依然不听劝阻。“说话也特别难听,于是老师就把他们踢了,但是他们还是反复进来做相同的事。”
许多课堂不得已被中断,长年的线下教学,让师生们面对网上的“入侵者”“爆破者”时常常不知所措。
“网课爆破”不仅是作恶,还可能涉嫌犯罪。同为教育工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发文表示,代入进这类事件,“让人更加胆战心惊”。
据南都此前报道,11月4日,罗翔发布视频表达愤怒,并表示对于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学秩序,现行法律提供了许多规制之道,无论是《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都有相应的惩治措施。
11月6日,罗翔个人微信公众号又发文表示,“网课爆破”不仅是作恶,还可能涉嫌犯罪。在这篇文章中,罗翔具体介绍,对于利用“网课爆破”,侮辱教师人格名誉的行为,法律有多种应对之策。
首先是民事上的赔偿。《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对于侵权行为,该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其次是行政上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进行治安处罚,最高可处十日行政拘留。”
最后是刑法的惩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罗翔补充介绍,虽然侮辱罪一般是亲告罪,有告诉才处理。但是,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就可以变为公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侮辱行为导致他人自杀或死亡,一般都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范例。
最近几年,鉴于网络侮辱、诽谤的现象猖獗,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这个罪名进行了调整,方便了民众的亲告自诉,对于网络侮辱、诽谤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对于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长期关注网络暴力问题的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姜方炳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网课入侵”“网课爆破”行为,应该被纳入网络暴力问题的范畴加以治理。因为这些行为直接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网课秩序,在主观上带有明显的恶意,在客观上也直接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同时,网络暴力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涉及网络技术本身所潜藏的信息传播风险,也涉及人性的阴暗面、社会变迁等因素引发的各类风险。当这些风险要素发生交叠的频率和程度越高,引发网络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
仍在活跃
即便网络上关于“网课爆破”和网络暴力的讨论声音不止,“网课爆破”这种行为却仍在继续延续。
11月3日至4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有“网课爆破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小广告,并通过组建QQ群等社交群组接单。
在这场“爆破行动”中,价格似乎成了最不值一提的内容。有“网课爆破手”告诉南都记者,3元就能“爆破”,只需提供网课会议号。他们可以开麦骂人,当堂播放低俗视频,在公屏涂鸦等。同日,南都记者根据豆瓣小组发布的信息添加到“爆破群“联系人。其中一名“网课爆破手”直接表示价格好商量,主要是“图个乐”,价格便宜就“捣捣乱”。
他们“入侵”的“战绩”也成为了自己炫耀的资本。有名为“猪猪侠入侵”的“网课爆破手”,还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他多次入侵网课的录屏“成果”。
在 “网课爆破”行动中,“梦泪”和“猪猪侠”等似乎已经成为了常用“梗”。不少“网课爆破手”顶着灰白色的统一头像,带着这样的ID进入聊天室捣乱。事实上,“梦泪”是一名电竞选手的昵称,该选手曾在开学季发文呼吁不要因为玩梗扰乱社会秩序,停止在网课上发生的“恶作剧”。
罗翔曾对未成年人参与“网课入侵”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换言之,即便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其次,当前有大量的‘网课爆破’行为背后是有组织的,据说还有人用此牟利。”罗翔表示,如果有刑事责任能力人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犯罪,这其实可以按照间接正犯来处理,直接追究利用者的刑事责任。
罗翔说,在利益排序上,人的尊严高于财产利益,既然组织实施违反治安管理的财产不法行为都构成犯罪,那么没有理由认为组织损害人身权利的活动就不构成犯罪。“因此,如果‘网课爆破’的组织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违反治安处罚法的行为,就能以这个犯罪论处。”
在“网课入侵”引起关注后,多个平台处置回应。当南都记者11月4日在快手上搜索“网课入侵”关键词时,结果显示为“无相关用户”。快手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快手社区对违规内容都会及时进行清理,后续也会对此持续保持关注,并公布清理信息详情。
除此之外,曾有疑似此次“网课爆破”参与者的账号在微博发表言论。11月4日,微博方面告诉南都记者,上述账号以恶意博眼球为目的,应该是冒充“网课爆破手”的账号。同时,微博已对自称逝者女儿的账号做相应保护,并处理一批违规账号。
在微博,刘韩博女儿写道:“我们发声的目的是为了为妈妈正名以及惊醒更多人”。同时,“替你们挂念的刘老师谢谢你们”。在她的配图中,苍翠的松树上挂着白花,黑色的“哀念”二字仿佛无声的怀念。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