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名校高中生竟出现抑郁倾向?孩子:我妈太恐怖 | 儿童精神科初探

2023-11-10 10:26 来源: 编辑:腾讯网 浏览量:0

“其实每学期开学,儿童精神科门诊爆满的现象都是有的,但今年由于多方报道,大众尤其重视。”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科的申医生解答了为何今年秋冬儿童精神科门诊忙碌异常,儿童病房一床难求的现象。在很多临床医生眼中,孩子们、青少年们的精神健康问题并不是今年突然爆发,而是由来已久。

互联网上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担忧不已,自媒体纷纷炒作“高敏感孩子”、“原生家庭之罪”概念,更让很多家长陷入给孩子贴标签的循环。

其实,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学业压力、家长性格、或者人际关系原因造成的后果,而是跟我们整个社会的焦虑状态有关。

一、每到开学季精神科就爆满,发现孩子状态异常应该立即就诊吗?

【问】精神科(尤其是儿童精神科)为何在秋季开学时爆满?每年开学季都有这个现象吗?

申晨煜(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生):每年开学都有这一现象,只是现在媒体更关注这一话题,从而进行更多报道。

精神科爆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第一,本身精神科从业人数较少,我国每十万人平均精神科医生数目在全球排名较后,儿童精神科医生比大熊猫还稀有。

我在北大六院时对一位主任印象深刻,他经常看诊到夜里一两点,给所有慕名而来的家庭加号,脚骨折了还坚持出门诊。但者也从侧面反映了医务人员供给侧跟不上需求,这样的付出其实是不可持续的状态。

第二,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会发现近十年以来每年都有很多关于孩子厌学、抑郁、躯体化的报道。

编者注:躯体化指因情绪问题产生躯体症状而又缺乏相应躯体疾病证据的情况,常见于抑郁、焦虑、疑病等精神障碍。

我们八零后小时候出去玩可以去河里捞鱼、找个土堆掏洞,在自然的环境里敞开玩,但现在的孩子受限制很多,必须有家长跟着,要么游乐园要么商场要么补习班,和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多,甚至课间十分钟都被限制在教室学习。

【问】临床上哪些年龄段是就诊高峰区间?

申晨煜:最小的患者有6岁的,大点的到17-18岁。12~16岁的最常见。

问题主要集中在厌学上,一般是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因为孩子厌学而先出现了焦虑情绪,然后带孩子就诊。

很多家长目的是通过治疗让孩子回到学校,恢复所谓的社会功能,而不是关注孩子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一般会以12岁作为分界线,进行疾病谱系区分。

【问】有一些自媒体建议家长不要轻易带孩子去精神科就诊,就诊可能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有问题,对此有什么建议?

申晨煜:这种现象源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当被确诊为抑郁、焦虑,很多成年人都会产生“我不如别人”“我正常的交友恋爱工作都会受影响”的疑虑,所以这是对精神科疾病认识不足带来的恐惧、害怕等全社会视角问题。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在认知等方面有问题,比如前言不搭后语、说一些不存在的事情;或者情绪波动不正常,比如过于低沉或波动幅度过高;或者行为异常,比如小动作增多、破坏规则等,都建议第一时间到精神科就诊。

从业者从保护孩子角度出发,并不会下定义或贴标签,而是下一个状态学判断,避免给患者带来压力,同时也不会影响后续就诊。

目前我国精神科诊疗过程和药物使用比十年前更规范科学,虽然很多精神科药物没有儿童适应症,但美国FDA还是有一些药物标明了6~12或12~18岁可用。

所以大家不必恐惧精神科,不然不加干预的疾病反而可能持续干扰孩子社会功能,引发系列连锁反应。

很多家长上网查不仅查不到准确信息,反而可能通过匆忙做量表就给自己贴上“重度抑郁”的标签。精神科医生并不靠量表诊断,而是只将其作为辅助,更多通过经验来通过言语沟通、结构化访谈从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一般状态等不同维度来判断孩子状态。

二、不建议给孩子贴上“高敏感”标签

【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是怎样的?他们容易遇到哪些心理问题?

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人的一生都在发展。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必然面临不同的“发展中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人格或行为上健康有序的成长。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社会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该理论中提到的学龄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是和今天的主题对应的:

学龄期孩子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对勤奋与自卑这一对矛盾。

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勤奋来解决碰到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叫作“能力”的品质,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信心。

但相反,一旦他们没有办法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可能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积累多了对未来人格发展不利。

青春期的重要任务则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是否一致,一致则可能获得“自我同一性”,对未来学业和工作的探索都非常有利。

若自我同一性混乱,不知道“我是谁”,就更可能浑浑噩噩、随大流。

当然,某个年龄段的任务不是只在这个年龄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完成好,问题会积累到之后的人生阶段。

当我们把语境放置在青少年焦虑中,就更容易理解了。

现在学业压力增大,老师家长要求越来越高,三年级就要过某个英语等级,学龄期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太能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来解决问题的快乐,而是更多感受到自卑,这种自卑最终会演化为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厌学、抑郁等。

而青春期的中学生完全钻在书本里,很多考生或许根本没想过自己未来可以干什么,认为考上大学之后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但到了大学就想着怎么实习找工作,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自我规划。

【问】我们常看到很多自媒体提出“高敏感孩子”的概念,在心理学上有高敏感人群的说法吗?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患心理疾病?

张昕:我不太认同将高敏感的标签直接安在孩子身上,确实有些孩子有这样的特质,但这是个体特征,将其与心理问题挂钩本身就没道理,这同样是一种贴标签行为。

这些博主有可能是在贩卖概念,但建议大家找到概念背后的心理根源,孩子情绪感受强,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好好爱护,这就够了。

申晨煜:我也不建议大家看到高敏感就觉得自家孩子确实挺敏感的。

在精神科的症状学历没有高敏感这个词,它和拖延症一样并不算精神科症状;在心理学上确实也有高敏感性人群或人格特质的说法,同样需要有符合标准的状态和持续时长,才能由专业人士下判断。

高敏感人格有积极影响,很多从事创作表达工作的人群都可能有高敏感素质,比如画家、词曲作者、导演等,他们需要对生活细节有非常敏锐的嗅觉。但同样也有负面影响,可能会陷入一种内心的自我比较(或者说内耗)中,担心某件事做不好别人会有负面评价。

所以某种程度上,高敏感性特质既是天赋,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代价。

三、学业压力,青少年精神问题的“表面元凶”

【问】家长普遍认为学业压力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受损,家长应该怎样评估孩子承受的学习强度是否合适?

张昕:第一,看孩子每天正常速度做作业做到几点,有的二三年级的孩子每天回家从下午五点多一直写到晚上十二点,这肯定是过大的压力。

第二,直接和孩子聊对作业的感受,他们小时候还是会说实话的,比如觉得作业太多做不完等。

第三,观察孩子表现,学业压力过大可能会外化到行为上,比如面部抽动、不自觉的小动作等。这三点都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实际心理状态。

孩子多大学习强度合适?可以孩子注意力可维持时间为标准。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最多20分钟,如果一直让他们学习,那一定会开小差。大一些的孩子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也在40分钟左右。

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学习方案,所有时间都学习肯定容易导致情绪问题。

【问】过大学业压力会带来哪些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只有学业吗?

申晨煜:北京不乏“名校高中生”,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在名校就读的高中生,初中成绩非常好,但上高中后明显出现抑郁状态。

我询问他时,他不可避免地让自己陷入比较状态,与所谓“更好”的同学进行比较,经常思考“他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

他的母亲是清北毕业的金融行业从业者,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在家陪伴孩子上,孩子对此感受到的不是来自母亲的关爱,而是母亲放弃工作来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兼任司机、保姆、保镖等系列角色,导致他认为学习不好就对不起她。

情绪是一种信号,警告人们及时调整行为。正如我们不能把红绿灯拆掉然后继续危险驾驶,这样百分百会出事。有一句对很多家长来说比较刺耳的话,“看心理医生的孩子往往是家里病得最轻的”。

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提示家庭互动模式出现问题。要思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如何,家长是否有个人独立兴趣爱好和工作,并合理投入时间精力关注孩子,家人们共同进步,而不是放弃事业全身心紧盯孩子。

【问】孩子如果真的出现了厌学等情绪问题,可以被治愈吗?家长能做什么?

申晨煜:虽然家长着急,但与孩子相处沟通时不能着急。

首先,可以想办法探索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导致厌学,是疾病(比如多动症等)还是别的。

第二,避免和孩子讲他们自己都明白的大道理。这会儿孩子大概率听不进去,他们比家长更清楚怎么做才能回到学校,强调大道理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家长要学会等待,并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就是作为家长我们并不会置你的情绪于不顾、要求你非去学校不可,但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这样孩子能看到,父母虽然也压力很大,但也在不断努力、不断处理人际关系,自己也可以学习和效仿,更有可能愿意回学校。

最不可取的就是父母直接放弃工作在家盯着孩子,孩子什么时候上学他们就什么时候工作,这样反而可能跟孩子一起被捆绑在家里。

四、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是整个社会的焦虑

【问】对孩子身心健康来说,怎样的原生家庭氛围更理想?

张昕: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足够安全感。

第一,探索是孩子获得自我同一性相关成长的重要途经,孩子感受到安全后会更愿意做各种探索尝试。知道家是他们的避风港,父母能提供足够的爱、支持和关怀,即便探索过程中失败了也依旧能回到家庭中。

第二,安全感意味着父母很多行为是“可预测”的。人的焦虑来自对未来的不可知,孩子的焦虑可能来自家长的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大的家长可能会让孩子畏畏缩缩不敢表达,和家长关系僵化,甚至青春期之后矛盾丛生。

申晨煜:心理治疗中的人本主义流派提出一个概念叫“不计回报的爱”。

我爱我的孩子,只是因为ta是我的孩子,而不是ta有好成绩我才爱。我们需要在孩子幼年时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支撑,这样ta才有勇气他探索和尝试,知道自己的情绪边界、人际边界和能力边界在哪里。

如果孩子被绑定在有价值的爱上,成年后即便成绩非常好,表现出来也不够自信。面对工作、婚恋的选择害怕失败,没有一种“哪怕结果不好也允许尝试”的状态。

这里我还想重点强调一下“父亲角色”。

一些父亲非常严厉,认为儿子不能娇生惯养,习惯性的“打压”孩子,导致孩子一谈到父亲就背负较大精神压力。很多男孩需要在一个阶段在心理或认知水平上超越父亲,这样的孩子即便成年后有很大成就,仍会认为自己在父亲眼里是无能的孩子。

【问】家长如何梳理个人情绪,避免与孩子相处中由于自己情绪不好而干扰孩子?

张昕:有的家长考虑孩子未来的最坏可能性,这其实是对后果的灾难化思维。这样的家长需要先调整个人认知,比如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不了考上高中的50%,那可以想想之后人口出生率很低,未来自己孩子上学时可能高中入学率已经达到100%了,大学也没那么难考了,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焦虑。

在情绪调节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注意力拉回来,活在当下。不要想过去哪件事我做得不对、未来哪件事可能怎么样,而是将事当作事来处理,不要为其赋予过多意义和价值。孩子上学学知识和ta未来可能达到的结果之间,或许并没有家长想得那么大关系。

申晨煜:很多焦虑是社会传递给学校和家长,再传递给孩子的,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往前赶,“一步错步步错,必须每一个点都踩对,否则就会被淘汰”。这种情况下危机感和焦虑自然就会产生。

很多治疗师都讲过一句话,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里最重要的。家长有一方比较焦虑,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伴侣倾诉。

不要跟孩子较劲,也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不要天天说“你怎么不写作业?”“你成绩为什么这么差?”

家长自己也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该怎么缓解?

第一,每个人都要有事情做,有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感,比如冥想、正念、有氧运动等,能很好平衡我们对未来不可知的担忧状态。

第二,调节认知,焦虑并非不可调整,整个社会都焦虑,它是非常普遍的状态,我们更多地需要调整到可以和焦虑共存的状态,焦虑水平反而没那么高。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