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跨界扛起责任担当!江苏众多企业“花式”转产来抗疫
江苏众多企业“花式”转产来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疗用品奇缺,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日前发文,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江苏多家公司宣布转产“抗疫”,西服、羽绒服、农药、尿不湿等生产企业纷纷跨界,原本停产防护物资生产的企业也再次开足马力复产。随着多家企业的密集复工,口罩等相关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也有望得到缓解。
△红豆防护服生产线
【拓宽范围】
从西服、羽绒服到防护服,江苏多家服装企业紧急转产
江苏的服装纺织企业众多,在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不少服装企业也加入转产行列。
2月3日下午,位于无锡的红豆股份首套防护服下线。红豆自2月1日决定停工西服生产,改为生产防护服,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了一般防护服。2月5日,第一批1000件一般防护服发货,目前,公司一般防护服日产量接近1万件。此外,公司的运动服车间目前也改造生产隔离衣,而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资质正在申请当中。
另一家从高档西服转做防护服的是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出了一款采用薄膜复合技术,强力高,穿着舒适,具有较好的防渗透性,可满足于医院系统以外的海关、社区、交通卡口、检查站等工作人员的穿着防护服。据悉,该集团新投入的三条防护服生产线,已于2月8日正式上线,日产2000件防护服。
△波司登防护服生产线
位于苏州常熟的波司登公司以生产羽绒服闻名,这次也加入到生产防护服的行列。仅用两天时间,公司将原本分散在各区域的 35台设备集中到一个车间,并向政府提交复工申请。2月6日起,防护服生产线正式开工,日产防护服1500到2000件。
常州新北区的新兴服装也在最近紧急复工转产口罩。这家企业本是专做外贸服装的,经过几天的努力,2月8日,公司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试产成功。南京的卡思迪莱服饰也在第一时间招回员工500多人,不计成本采购最新关键设备,生产防护服,目前日均产量已近3000件,首批合格防护服已运往湖北。
△连云港柏德实业 企业供图
【换生产线】
农药生产线改造后生产酒精,尿不湿生产线开做口罩
不仅纺织服装行业公司“秒改”生产线,尿不湿生产企业也来转生产线了。连云港东海柏德实业2013年落户东海经济开发区,早在2017、2018年,该企业连续上了3条用于制作幼儿尿不湿原料的生产线,原本计划今年再上2条生产线,机器设备都已购置好。没想到疫情突然发生,柏德实业在大年初三就将原有2条生产卫生面料的生产线全部改造,投向重点防疫物资口罩面料的生产中。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京际华5302公司,也在月初加入了转产生产防护服的行列。南京际华5302公司主要负责人称,1月31日,公司接到市国资委要求,开动防护服生产。2月3日下午,近200名工人就投入到了生产当中。目前,机器24小时运转,公司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日产可达3000件。
2月8日下午,一辆装满医用酒精的大货车发往湖北孝感。这是南京农药生产企业红太阳集团紧急加班生产出来的。据悉,疫情发生后,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疫防护服转产项目,新投入的三条防护服生产线,近八分之一的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快速形成针对本次疫情的防护服有效产能。生产线已于2月8日正式上线,每日可生产2000件防护服。
△阳光集团图 图片来源:“文明江阴”微信公众号
【重启复产】
“救活”停产企业,开足马力再生产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沁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原本两条口罩生产线已经停产三年,而从大年初三开始,这两条口罩生产线发出轰鸣复产了。公司克服原材料、人工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生产的医用口罩可达到N95的防护标准,只用10多天时间就平价供应市场30多万只口罩现。
把原本停产口罩的企业救活,江苏盛虹集团只用了4天时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家医护用品生产企业,此前因债务危机,于2018年下半年停产,已停工570天,并于2019年底开始破产清算。盛虹集团了解到情况后,紧急拿出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并派驻专人协助刚松公司开始采购生产设备、原料物资。仅仅花了4天时间,就“复活”了这家企业,2月3日重新开始生产口罩,第一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KN95口罩2万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只。
【责任担当】
企业纷纷加入“抗疫”阵营,扛起社会责任担当
很多行业转产防疫物资,甚至连车企都来了。比如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也都发布相关消息。现代快报记者还了解到,生产汽车织物的常州上市公司旷达科技,近期也将他们在柳州的一个子公司改为生产口罩。
如此多的企业紧急转产酒精、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对业绩正面影响都不大,甚至可以说企业是做出了不小的牺牲。在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中,很多江苏企业都表示,转产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国家有难,企业必须扛起社会责任的担当。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国内上千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其中不乏很多已经火速转产成功的,这也带动了很多抗疫物资相关联上下游企业的复产复工。而随着更多企业投入到“抗疫”生产中,相关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谷伟 王天驰 张瑜 见习记者 潘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