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尝试取消绩点,大学生不再“绩点为王”?
(记者/杜安琪 编辑/阚纯裕):近日,北京大学一学院取消绩点,改为以等级制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这则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关注和讨论。相关报道称,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很多学生为了让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不必要的内卷泥潭。实际上,不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985高校的部分学院,也都曾尝试过对绩点制进行改革。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绩点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评奖、升学、留学、应聘时的学业对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副院长、本次绩点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王世强教授,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绩点带来的一些坏处。”
“我们发现,学生们越发过分地重视绩点:为了提升一两分甚至零点几分的成绩,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细枝末节上;为了绩点去选给分高的课,而放弃对自己知识结构更有利于课程;为了前三年申请保研和留学时绩点好看,把数学、物理、化学等‘硬课’留到大四......我们需要思考,这样的做法值不值得,有无必要。”王世强教授向《新闻+》记者介绍了推进这项改革的主要背景。
王世强教授解释,实行粗线条的等级制,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学科本身的主要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关注成绩上一分半分的得失;能够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把成绩“卷”到高处不胜寒的分数,从而省下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实践锻炼和素质拓展,包括科研创新、社团活动、产业实习、大师讲座、学科沙龙等。选课时,学生也能更多地关注知识结构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适当选修一些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等交叉学科的课程,相对减少对课程给分的担忧。
“其实,我们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的是系统的改革,包括前几年已经进行的考试改革、奖学金评定改革,在此基础上才试行等级制、取消GPA。”王世强院长表示,“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因此,我们认为本次学业评价改革,是在把国家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好地落到实处,是对教育初心的回归。”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也认为,取消绩点能够给学生松绑,让学生更关注学习效果本身,更注重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盯着学习成绩和考试本身。不过,解决绩点问题的关键,不仅在高等教育环节,更在于改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我们的社会能否打破工具理性和标准化倾向,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观,能否摆脱功利导向和优绩主义陷阱,造就多向度的自由人,才是绩点制改革能否生效的关键。
《新闻+》记者:大学“以绩点论英雄”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胡娟:学分绩点制,是高校用来考评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方法。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之后扩散到世界其他国家。1990年代后,我国的高校陆续进行学分制改革,绩点制作为学分制的配套,就被引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因为学分绩点制特别方便测量计算,方便积累转换和流通,方便来做比较,所以很受高校的欢迎。学分绩点制逐渐成为高校考评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办法,也成为个人学校和社会评判个人在高校学习成就的主要机制。
这种机制在我国形成“以绩点论英雄”的局面,与现实环境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加快,社会各界普遍开始追求绩效。过于追求绩效就容易带来“功绩社会”的问题。绩点不再是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是成了一种高校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选择的便利工具。学生们能否获取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获取好的工作,都与绩点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学生为追求绩点而追求绩点,真正的学习效果反而不被关注。另一方面,社会评价维度的单一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现象。
《新闻+》记者:为什么有观点认为“绩点为王”的现状需要改变?
胡娟:对绩点的过度关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绩点制的负功能从某种意义上会抵消它的正功能。这种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第一,“绩点为王”“以绩点论英雄”其实是社会评价尺度单一化的标志。任其发展,会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对绩点的过于关注,会带来一个手段取代目标,也就是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的问题。大学这样的机构本来应该更加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但是,对绩点的追求导致学生很容易把大学本科阶段变成高中阶段的延续,大学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这就很让人遗憾了。
第三,绩点的比较如果过于精细,反而容易带来尺度不科学的问题。因为绩点差一分两分,其实从学术水平的角度没有很大区别。但是,按照绩点的计算方法,就会进入不同的等级,有时并不能反映客观事事实。
第四,也不利于国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不是在于“拔尖”两个字,而是在于“创新”两个字。创新往往意味着要打破标准化,打破常规化,需要推陈出新,而不是在一个旧有的标准里做到极致。如果过于注重拔尖,反而容易淹灭学生的创新品质。所以,我认为确实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新闻+》记者:高校的绩点改革应该怎么改?等级制是更科学的评价标准吗?
胡娟:等级制相对绩点制来说,是一种更加粗放的等级分类方法。这种改革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如果进一步深造和向上流动依然需要成绩,学生是否还是会像拼绩点一样拼等级呢?大学不是孤立的,是生存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在成绩仍然需要换算和流动的情况下,这些创新做法可能会不断碰到一些障碍。
在我看来,解决绩点问题的关键,恐怕不是在高等学校和培养环节,而在于改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我们的社会能否打破工具理性和标准化倾向,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观;能否摆脱功利导向和优绩主义陷阱,造就多向度的自由人,才是绩点制改革能否生效的关键。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要改善绩点问题,目前能做的可能主要是在学校层面和老师层面,弱化知识性的考试,增加课堂环节的观察,还有增加综合测试等灵活的考核办法。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