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党员干部当“三思”而后动
党员干部当“三思”而后动
“中老缅泰四国启动第97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偶然看到这条新闻,让我想起了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国公安流血不流泪,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的禁毒战线,让无数后辈记住了那些有血有肉的“禁毒英雄”。而网络上许多不文明甚至违纪违法的行为一旦被贴上“公职人员”的标签,就可以迅速地抵消掉大多数人的努力,身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时常因为这些行为羞愧,却也因为这些事曝光感到庆幸,发现错误才能“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一纸一笔当思“严”。身为公职人员,纸笔于我们而言就是最亲密的“战友”,虽不能“揽得千樽新绮韵,潇潇挥洒醉琼天”,但能“腕底惊风不畏言,纸笺乾坤是非间”,一旦所写所画被放在群众的“火眼金睛”下,一个标点的误用就会引发“蝴蝶效应”,产生对整个公职人员队伍的负面舆论,影响政府公信力。“严管”代表人民的期待和厚爱,用好“群众监督”这把利剑,不仅能对党员干部形成正面约束,使其在“放大镜”下工作,倒逼其遣词用句严之又严,更能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激发工作内生动力。
一言一语当思“意”。在基层一线,干部“信口开河”随意承诺百姓不合理诉求,导致上访率激增,滋生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屡见不鲜,某些高校老师在课堂传播不正当言论被予以党内和行政处分的案例比比皆是。言语的“敷衍了事”、“满嘴火车”也许能暂时缓解群众的急切,长此以往势必让群众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今年以来,“封杀华为”“华为禁令”等词条频繁登上热搜,“门面担当”中国外交部的多次霸气回应戳破美方遮羞布,这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底气,有力量的言语该当如此。作为党员干部,“言语”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春风拂面、掷地有声的言语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树立大国形象。
一举一动当思“慎”。“民警为官员打伞遮阳”、“某经合局局长无视防疫规定考察企业”,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百姓心中的“探照灯”,干部的“一口痰”便可“上纲上线”,将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党纪严于国法,正因如此,党员干部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工作谨慎细微,着眼细节,真正看到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群众是我们“心尖的宝贝”,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呵护“爱人”,嘘寒问暖,才能让群众心甘情愿对我们的服务打“五星好评”。
党员干部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才能功德圆满,这条道路注定荆棘满布、暗潮涌动,在“风浪中”劈波斩浪、乘风破浪,“三思”而“后动”,用实际行动直面舆论争议才能为党员干部队伍增光添彩。(作者:李林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