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红色资源”这样变成发展动能
红色+旅游“红色资源”这样变成发展动
7月1日,经过近4个月的精心筹备,“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根据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反馈,首日参观人数达到1万余人。
在全党火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红色旅游也迎来新机遇。通过做强“红色+旅游”,激活“红色资源”正让很多地方澎湃出发展新动能。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加强创新、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界的重要课题。
激活“红色资源”,
红色旅游火起来了
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钟士恩指出,所谓“红色旅游”,狭义上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旅游”,而广义上则指“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旅游”。
江苏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省文旅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78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68家,超过全省A级景区总量的1/10。全省共有11个设区市的26处景区(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近年来,江苏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提升。2016-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9亿人次,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红色旅游景区超过10家。
今年正逢建党百年,红色旅游更加火爆。位于邳州市的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今年上半年参观者就约20万人次。“上半年馆内接待团体参观达500多场,跟往年一整年的接待量差不多。”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讲解员葛姣说。
面对游客日益高涨的旅游热情,江苏各地推出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大餐”——在3月底启动的“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中,面向全国推出了12条江苏红色之旅线路;5月26日,“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联动微讯江苏、微博江苏,同步首发20条“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线路;6月25日,由四省(市)文物局共同主办,全国7家博物馆、纪念馆联合承办的“璀璨青春——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主题展在淮安开展……
随着我省红色旅游产业在一系列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红色资源”也正在被激活。4月,省文旅厅、省文物局正式向社会公布我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4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8759件/套。“我们希望让更多红色景点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邵学文说。
业界对红色旅游的火爆并不意外。携程旅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分析说,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加之红色旅游体验质量持续提高、产品类型持续丰富,不仅中老年群体,当代年轻群体参与和认同红色旅游的比例也在逐渐提升。
避免“千篇一律”,
还需创新扩展内涵
“七一”前夕,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同步推出“庆祝建党百年 弘扬革命精神——新四军与南京史迹展”。自4月底完成提升改造重新开放以来,梅园新村纪念馆推出“梅园红”党史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实境课堂、“梅园记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成为南京最热门的文博场馆之一,已有近10万人慕名前来“打卡”。
以往提到红色旅游,总会让人想到“说教”和“千篇一律”。近年来,除传统的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外,还有红色专题游、红色演艺、红色深度游等各类全新的红色旅游产品出现。而随着AR、VR等新技术的运用,也让不少红色旅游景区的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红色旅游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这些都加速了红色旅游“破圈”。
产品创新是红色旅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源泉。业界表示,参观纪念馆,观看展品、图片,听工作人员讲解等红色旅游“传统套路”愈发“玩不转了”,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红色旅游项目成为大势所趋。
位于常熟市的沙家浜风景区因京剧样板戏《沙家浜》而出名,这里的横泾老街影视基地为拍摄电视剧《沙家浜》而复原沙家浜古镇,游客可以参观陈列着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的江南农俗馆,在红石民俗文化村的古戏台观看京剧《沙家浜》唱段如智斗等,还可以体验沉浸式戏剧夜游演艺——《暗战·沙家浜》。
从各地看,红色景点、展馆也正改变以往“板起面孔”的形象,进行着创新升级——常州新开放的瞿秋白纪念馆增设游客中心“怀霜社”,设置舞台区、临展活动区、藏书阅读区、红色文创实践区等区域;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则推出上百种和雨花台相关的红色文创产品,包括以雨花台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的明信片,印有雨花英烈经典语录的便签本等。
当然,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还需不断创新“玩法”、拓展内涵。随着红色旅游游客呈现年轻化趋势,如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讲好故事,不断贴合文化旅游消费新趋势和大众旅游时代新要求?钟士恩认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需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并强调儿童话语转换。比如,可以编写儿童版本解说词、选拔招募儿童讲解员、举办夏令营活动、进行重要节点仪式教育等。
专家坦言,从全国看,红色旅游还存在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的展陈手段单一,内容挖掘表面化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展示内容、展示场景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同时推动产品形态多元化,通过加入游戏、演艺等多种互动形式,提高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性。
做强“红色旅游+”,
让“红色基因”变成“发展基因”
如今,“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已成为很多地方尤其是革命老区的发展目标。
江苏整体经济社会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相对落后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部分地区进一步缩小了这一发展差距。
宿迁雪枫公园是为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民族英雄而建设的一座大型城市公园,也是宿迁市规模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坐在草坪上听广播里播放的党史小故事,也可以走进红色书屋取阅党史相关书籍,还可以走进纪念馆了解将军的一生。公园里还开设一个拂晓剧场,循环播放《彭雪枫纵横江淮》等党史电影,游客来到纪念馆随时都可以免费观看。
省内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五市依托当地红色旅游景区,将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相结合,红色文化和非遗技艺相融合,拉动了一批乡镇和景点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聚拢了人气。
而在各地不少乡镇地区,通过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发展红色旅游,同样带动了地方经济和就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实现了富民强村,为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有着“苏南小延安”之称的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的李巷自然村,就是这样通过做强“红色旅游+”实现蝶变的典型。
7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李巷看到,虽是小雨天气,村子里仍有不少游客来观看大型红色原创史诗剧《红色李巷》,体验射击,参加编草鞋等互动项目。据悉,李巷已开发了37个红色专题课和10个微党课。
“李巷的红色旅游与市区的景区不同,它还肩负着乡村振兴的责任。”溧水区李巷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营运经理程康说,2016年起当地建设“红色李巷”项目,打造红色街区,“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首先做了人居环境改造、污水治理和营运设施打造,然后再发展红色旅游,这为李巷村民提供了近70个就业岗位。加上李巷有着2300亩黑莓、6100亩蓝莓,是著名的两莓产业基地,村民还自发开了农家乐和民宿,摆起小摊卖自家种的农产品增加收入。”石头寨村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李巷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村民户均增收1.8万元。做得好的餐饮店一个月开票销售能达50万元。
省文旅厅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全省红色旅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700亿元,共吸引各类投资28.35亿元,吸纳直接就业人员超过5000人次,创造间接就业约1.8万人次。
尽管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但专家也提醒,从红色纪念走向产业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统筹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留存好红色文物的原真性,同时提升红色景区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记者 颜颖 付奇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