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制定“十四五”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规划
江苏省制定“十四五”工运事业和工会工
《江苏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江苏省总工会成立近70年来制定的第一部5年规划,为今后5年的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供重要指引,对于指导各级工会更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推动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规划》共分为13个部分,共56条。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创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1.“十三五”时期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
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加强,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维权服务扎实有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2.“十四五”时期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更好发挥工人阶级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既对工会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带来了更加艰巨的任务,也为工会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现实机遇;更好促进全省职工实现共同富裕,既对工会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也为工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贡献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既对工会承担更加重要责任提出了最新要求,也为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良好环境;更好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既让工会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更加紧迫的形势,也为工会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机会。
二、“十四五”时期江苏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
3.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准确把握江苏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履行主责主业,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引领全省广大职工群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力量。
4.基本原则
——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坚持以引领动员为抓手。
——坚持以维权服务为重点。
5.主要目标
——职工思想引领达到新水平。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更加丰富。
——职工建功立业展现新面貌。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基本形成,广大职工在国家、省重大工程、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攻坚克难,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维护职工权益取得新成效。监督、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衔接的多元化劳动争议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更加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更加有效。劳动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履职水平不断提升,职工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明显改善,切实降低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精准服务职工实现新提升。职工高品质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促进职工就业创业取得明显成效,帮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困难职工帮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工会改革创新形成新局面。工会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工会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形成特色品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组织健全、上下衔接、职责清晰、积极有为的产业工会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会组建工作不断加强,符合建会条件的基层单位做到应建尽建,“两新”组织工会组建和快递员等“八大群体”入会取得突破,全省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基层工会达到“六有”率稳步提升。
三、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6.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围绕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百年中国工运史宣传教育,推动建立江苏工运史馆。
7.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职工”活动,深化全省工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行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和打响职工志愿服务、劳模志愿服务等品牌,激发广大职工特别是劳模先进人物和工匠技能人才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8.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工程,建立健全常态化职工思想调查研究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深入开展“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做好职工网上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打造职工网络清朗空间。
9.精心组织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继续深入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农民工和一线职工提升学历等级。加强“江苏工会学院”“江苏工匠学院”“职工学校”等职工教育平台建设,扩充线上培训资源,扩大线下实体服务,实现全方位职工教育普惠服务,更好地服务基层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学习培训。
10.不断推进职工文化创新发展。持续开展“江苏职工读书月”活动,壮大发展基层“职工读书会”,开展示范性职工领读活动,建设“书香企业”,建好、管好、用好职工书屋,发挥各类职工文化团体、俱乐部、兴趣协会的作用。实施全省工人文化宫等资产阵地新建、重建及提档升级工程,打造新时代职工群众的“学校”和“乐园”。
11.切实强化工会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江苏工人报、“江苏工会服务网”、干部学校、职工学校、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和建设,推进报媒一体化建设。
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12.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制定并落实全省劳动和技能竞赛“十四五”规划,开展“交通强省”专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职工成长成才体系,优化再造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竞赛行动,继续开展全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和十大发明专利认定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五小”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
13.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的选树工作,筹建江苏省劳动模范事迹展示馆,推动设立“江苏工匠日”。组织“劳模精神进校园”暨新时代劳动教育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镇街、进社区、进网络。
14.统筹推进劳模培养选树、管理服务工作。在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科技创新实践中培育劳模,选树一批落实制造强省战略、推动乡村振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完善劳模生活保障机制,创新劳模管理服务方式,落实劳模待遇及帮扶政策,加大对特困劳模的帮扶力度,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活动。
15.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为“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注入更多工会力量。建立职工疗休养乡村游线路目录,推进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一体发展。助力企业和社会组织联村共建,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五、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16.同步提升政治素质、政治地位。在促进产业工人不断成长上“铸魂”,做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拓宽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增加在劳动模范评选中的比例。
17.大力提升技能素质、赋能空间。在促进产业工人顺利成才上“补短”,搭建产业工人能力素质提升平台,建好用好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在省科学技术奖中设立工人创新项目,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
18.同步推进发展通道、待遇提高。在促进产业工人事业成功上“铺路”,推动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铺就人生出彩的“星光大道”。建立新工种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健全职业技能评价主体多元化机制,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推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规范,推动提高职工工资占GDP和企业收益比重。
19.坚持党建、工建、产改一体推进。发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作用和非公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深入开展新时代产改工作专题研究,总结推广产改工作经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推动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广大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完善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机制。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政府劳动保障监察的协作,健全完善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机制,推动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和仲裁员队伍建设,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重大劳动关系矛盾预警预防、联合处置工作机制,使职工权益得到统一维护。
21.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健康权益。加强对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的监督,建立健全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加强班组长和重点行业企业一线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深化“安康杯”竞赛、全省职工安全技能竞赛,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2.积极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坚持和完善各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建立上下畅通的职工群众民主诉求表达机制,推动优秀一线职工推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候选人,推动职工代表优秀提案进入“两代表一委员”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内容。
23.提升女职工维权服务水平。维护女职工劳动就业、生育保险、休息休假等权益,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实施女职工康乃馨计划,全面建立女职工康乃馨服务站,广泛开展康乃馨志愿服务行动,精准服务女职工需求。
24.不断加大职工法律援助力度。持续打造“全省五一劳动法治宣传服务月”“苏工阳光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走基层”等工会普法活动品牌,推进工会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站、点)实体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工会法律工作专业人才,加强工会法律援助队伍建设。
七、建立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职工生活品质
25.做优做实工会职工服务品牌项目。深入推动职工普惠服务均等化,做优服务职工品牌项目,开展职工服务中心赋能创优活动,深入推进职工生活幸福型企业建设工作,开展第三轮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支持苏北帮扶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26.关心关爱职工群众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筹办好第20届省运会职工部比赛。依托省内各类旅游资源,有序扩大疗休养基地规模。完善职工疗休养体系,提高全省工会系统疗休养院的建设水平,努力把省工人汤山疗养院建设成为具有区位资源优势、具有特色疗养服务和较强接待能力的疗养院,实现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一线职工疗休养活动常态化。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心理疏导。深化“安康·爱心驿站”“劳动者港湾”等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为环卫职工、网约送餐员、快递员、交通巡警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
27.健全完善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提升困难职工帮扶常态化、精准化程度,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与社会救助衔接,创新深化“送温暖”“金秋助学”“结对帮扶”等品牌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倾力帮扶服务职工。
28.深化职工就业创业服务。推动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服务,大力实施“关爱·圆梦”工程,建立完善工会扶持创业工作体系,总结推广设立“创保贷”专项资金的经验,为创业者提供工会小额借(贷)款,提升扶持创业服务能力。
29.提升为农民工服务的工作水平。把农民工群体作为工会推动共同富裕重点关注的群体,大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实施农民工职业健康关爱,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提供及时周到的法律维权服务。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促进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
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高效能社会治理
30.推动完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法律法规。发挥工会系统人大代表和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作用,提出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议案、提案、建议。健全汇集职工诉求机制,抓住立法修法过程中的座谈、听证、公开征求意见等重点环节,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动尽快补齐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相关地方法规短板。
31.加大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力度。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作,做好常态化劳动关系稳定工作,加强企业劳动关系监测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苏工阳光预警信息平台”,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劳动关系和谐创建工作。
32.全面增强集体协商工作质效。注重发挥政府、企业、工会多方力量和作用,推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集体协商。推进产业工人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总结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经验,完善集体协商指导工作室建设,健全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聘用管理制度,探索开展新业态领域集体协商,增强集体协商工作实效。
33.积极发挥劳动领域社会组织作用。加大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联系服务,探索开展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搭建社会组织服务供给与工会服务职工需求信息网上对接平台,精准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
34.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发挥各级工会劳动领域维护政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预研预判预警各类风险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建强用好信息员队伍。每年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构建“全周期维权服务”工作体系。
九、加强智慧工会建设,深入推进工会治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协同发展
35.构建“大数据+”工会治理能力提升体系。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示范城市工会创建,建立省市县工会一体化网上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工会组织网络和工会会员大数据体系,加强工会大数据资源体系统一规划。
36.完善“互联网+”工会服务应用创新体系。统一全省工会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规范,实现全省工会服务职工政策全部上线,及时接入“江苏工会服务网”。建设会员普惠基础平台,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网上职工服务提档升级。
37.夯实“云计算+”工会网信基础支撑体系。完善工会全媒体传播服务,提升网上工作和服务的安全性,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提供涉工网络舆情监测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及审查服务,探索建立工会系统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机制,切实提升工会系统网络安全整体防御能力和水平。
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工作导向,充分激发基层工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38.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坚持规范完善,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和开发区、二级功能园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实施开发区工会工作高地建设专项行动、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小微企业集中建会行动,重点做好已缴纳建会筹备金未建会小微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
39.做实新领域新平台建会入会工作。加大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用工建会入会工作的研究,构建“服务+组建+引领”一体化协同高效工作机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和“八大群体”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活动覆盖,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网约司机等重点群体,开展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集中行动。
40.推动基层职工之家实现高质量运行。因地制宜打造联合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品牌,着眼于质态提升,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复查验收工作,着眼于示范引领,培育一批“结对共建”职工之家活动典型单位,着眼于实效导向,完善服务职工优质项目评比和“大抓基层”项目评比工作制度。
41.切实提升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加强地方工会干部协管,深化党工指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推进兼职副主席融入工会主体工作、具体工作。关心工会干部发展成长,为工会干部畅通发展渠道创造条件。
十一、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
42.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工会系统自身改革。坚持和完善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制度、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制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制度、维权服务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会改革创新制度和工会系统党的建设制度。
43.推动工会改革向基层延伸。推进落实“减上补下”要求,不断夯实基层建设基础。推动县级工会建设规范化,强化县级工会在组织设置、制度机制、工作任务、指导服务等方面规范化建设,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群众服务需求,集中力量抓重点求突破,打造地方工会特色品牌。
44.深化产业工会改革创新。突出产业工会工作重点,完善产业工会工作制度,优化完善产业工会的职能定位,进一步理顺产业工会与地方工会关系,构建上下贯通的产业工会工作体系。
45.推进工会企事业单位改革和工会资产监管、财务管理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依法依规做好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等工会资产阵地保护工作。提高工会资产管理效能。将更多的工会经费用于直接服务职工群众。
46.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推动审计范围全覆盖,推动审计意见整改,探索建立审计重大事项报告、通报、约谈等制度。
47.加强和改进对外交流工作。促进与国(境)外友城工会、港澳台工会和劳动界的交流合作,做好“苏台劳工一家亲”等品牌交流活动。
十二、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为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48.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党组成员履行“一岗双责”。
49.推动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加强工会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县以上总工会和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乡镇(街道)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总工会配备1名专职副主席等政策落实到位。
50.持续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整治“四风”、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规定。开展政治巡察,严格工会系统会议、文件管理,改进调查研究和机关文风,切实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坚决防控工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和漏洞。
51.切实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加强工会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推出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
十三、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广泛凝聚各方力量
52.加强组织领导。
53.保障经费投入。
54.营造良好氛围。
55.强化督查考核。
56.及时总结经验。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