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线上指导 教授助春耕

线上指导 教授助春耕
2022-04-14 15:49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南繁育种、田间课堂、线上指导……教授助春耕,“耕”出好收成(原标题)

水稻高产优质育种、小麦种粮订单探索、超高垄草莓种植模式……春耕时节,我省农业专家奔走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助力农民“耕”出新气象。

万里挑一,南繁育种造福江苏

4月的海南三亚,在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南繁基地,新品种水稻正在抽穗灌浆,下一批良种将在江苏育种专家手中诞生。

白天,南农大农学院的刘喜教授常常戴着草帽、背着挎包穿梭在水稻田里,顶着30多摄氏度高温精心挑选小品种的母本,剪颖、去雄后,等中午水稻开花时进行人工杂交授粉。“眼下正是水稻的抽穗期,是杂交、孕育新品种的关键期,必须在几天内做好上千个水稻杂交组合配组工作,结束之后就是大批量的收种工作。”刘喜告诉记者,从选种角度来说,一亩地大概有1.8万个单株,中选的单株可能只有一两百株,最后能成为品种的只有一两株,从上万的单株中选出最好的一株,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

培育一个水稻品种平均要经过8到10年。“比如‘宁香粳9号’是我校万建民院士团队经10年探索,培育成功的早熟晚粳品种。”刘喜介绍,南农大团队有30多名老师及100多名研究生,每年11月底,在南京、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地水稻收获后,团队老师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三亚,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再繁育一季水稻,到4月底,这里收获的种子又将被带回江苏各地,准备5月播种,这样就可以将育种时间缩短一半。

三亚研究院大豆选育基地到了收获季。南农大三亚研究院事务主管姜爱良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由南农大盖钧镒院士领衔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带来2400份大豆材料进行南繁育种试验,去年试验亩产超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5斤水平。

4月10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袁建华和团队已经完成江苏省南繁基地50亩玉米繁育的收获和初筛工作,将抗病好、产量高的品种带回江苏继续培育,“不要小看这50亩地,这里汇聚了6000多个玉米品种,4月我们将马不停蹄地完成省内春季玉米播种工作,为新品种的育成打下坚实基础。”

健康管家,让好品种长出好效益

4月开始,江苏种植大户们开始张罗新一季水稻种植的种子、肥料。新一年的水稻怎么种植?开春后,南农大水稻精确栽培团队的李刚华教授已陆续参加了几场技术推广的线上培训会和研讨会。“宁香粳9号”等优质高产品种需要精准调控栽培,才能更好种、更好吃、更好卖。李刚华要做的,就是对前几年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给出技术应对措施。

李刚华介绍,去年8月连续阴雨、9月持续高温,导致江苏水稻品质下降,不少农户对种好优质稻信心不足。作为水稻生产的“健康管家”,李刚华要做的就是趁着春季打头,向农户们传授精准调控的水稻栽培理念:播种、育秧、施肥、管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营养套餐”与“健身计划”,画一张“宁香粳9号”全生育期管理的明白图,告诉农民每一项技术的诀窍。

在句容市,小麦种粮一体化技术与产业融合模式正在这里探索。南农大小麦栽培团队负责人姜东教授表示,不同小麦生态种植区还存在品种多、乱、杂,栽培技术不统一,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同在这个团队的蔡剑副教授介绍,他们一边对接种植端,一边对接收购端、需求端,“我们为种粮大户等新型生产主体,提供优质小麦全程技术解决方案,开展了相关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下游则对接中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和交易平台,为新型生产主体提供销售信息、小麦检测、仓储、融资以及销售等一站式服务。蔡剑介绍,团队在全省开展小麦绿色高效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应用,较常规种植增产8%以上,减肥5%-10%,该技术已申报农业农村部2022年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疫情期间,为保障全省农业春耕生产正常进行,省农科院专门组建了熟悉全省农业生产、业务水平高的科技特派员队伍105人到驻点驻村指导。”江苏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处处长顾军介绍,科技特派员通过线上发布农事指南和线下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科技指导服务,促进农业保收和春耕备耕。

“手把手”教,全链条服务增产量

春天,是国家果梅杨梅种质库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高志红最忙的时候,她的脚步遍布江苏周边生产园,为梅农进行培训。“我们一般会建议农户选用自交亲和的品种,如果确实栽种了自交不亲和的品种,我们也会为农户制定方案,通过配置授粉树、放蜂等辅助授粉的方式提高坐果率,保证当年产量。”

经过几年的发展,江苏的“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品种已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从开春到现在,江苏省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南农大园艺学院教授陶建敏不断接到葡萄果农的技术咨询电话。“今年春天我们遇到的最大生产问题是‘伤流’。”陶建敏说,春天温度上升、根压增大,内部组织液会从冬剪的伤口溢出,出现“伤流”现象,造成营养流失。陶建敏对症下药,提醒果农在剪口提前涂上“愈合剂”。今年春天,他结束一项调研后,有了一个新想法,“如果能筛选出一些需冷量较低的葡萄品种,让它们在海南‘安家’,便能提早葡萄的上市期,让消费者在春天、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葡萄。”

4月初,江苏农博园的草莓大棚试验基地,多排高垄间隔排开,垄上草莓长势喜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院长颜志明告诉记者,超高垄种植技术是近两年向全省内推广的新种植技术,“相比高架栽培,设施成本下降很多。过去高架大棚一亩成本得30万元左右。现在一亩超高垄种植大棚成本不过4万元左右。”颜志明说,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到常州、江阴、江都、溧水、徐州等地。

第一年采用超高垄种植模式,宿迁市宿豫区新庄草莓园种植户王利辉就获得大丰收。王利辉说,这得益于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宿豫新庄工作站站长、专职科技特派员于红梅推广的新种植模式。“4月繁苗、9月定植、11月开始结果,至次年5月采收结束,我们一年忙个不停。”颜志明告诉记者,在草莓产业的全链条服务新模式下,农户草莓种植的产量显著提高,“过去一亩只能收2500-3000斤,如今达到4000-5000斤。”今年涟水、泰州、盐城等地已经确定引进该技术,“在技术推广中,我们需要手把手指导,确保农户掌握技术要领,计划今年新增推广点15个左右。”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204/t20220414_2979408.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