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翅膀"激荡澎湃动能 江苏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各方“摩拳擦掌”的竞技场。我省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给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
“新赛道”启动“新引擎”
“我们坚持数据驱动发展,致力打造组织管理高效、资源调度柔性、技术体系统一的数字南瑞。”南瑞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集团启动“基石项目”建设,项目覆盖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化工6大板块,涵盖国家能源集团总部及54家子分公司、337家三级生产单位,对接统建系统和相关子分公司自建系统58个。经过400多天的奋战,南瑞完成运营计划、智能调度、在线监视等6大功能模块的建设,利用“大云物移智”新技术,将集“事前科学决策、事中智能调控、事后全面分析”于一体的“基石”铸造成功,为国家能源集团打造协同调度指挥智能化平台。
突出创新引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我省着力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策源地”,担当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姑苏实验室、国家超算昆山中心、长三角量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持续为当地乃至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无锡构筑地标性产业集群,实施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布局构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3+5+X”数字产业体系,引进华虹、海力士、中环等一批超百亿元重特大项目,智能传感产业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劲引擎驱动,江苏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壮大。2021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3.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1.2万亿元,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达66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至去年底,围绕数字经济我省已培育形成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智能审批领域深耕多年的苏州美能华智公司创始人童先明介绍,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为报关企业提供智能物流单证识别解决方案,实现信息秒读取,报关单快速生成,不仅减少错误率,提高报关效率,而且以审批智能化助力政府提高营商环境竞争力,打开企业发展空间。
“数据流”畅通“肠梗阻”
一台台精密加工机械一字排开,机械手臂灵活操作,机器人关节用精密减速器生产下线……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泰州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发生。
作为减速机行业的老牌企业,泰隆集团一度因生产过程不透明、设备利用率低下、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发展受阻,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2017年开始,徐工汉云为泰隆量身定制生产优化方案,打通设备通信链路,实时采集机床数据,并基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设备画像、智能仓储等服务。如今,企业设备利用率提高3.6%,计划达成率提高8.3%。
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加速了产业要素裂变聚合,推动生产力组织方式日益走向平台化、智能化,不仅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更对经济运行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产生深刻影响。
3月末,我省首批数据产品在无锡首家、全省第三家综合数据要素交易平台——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完成交易。在这里,数据确权、数据产品发布、数据产品定价及交易等功能一应俱全,数据更加开放共享,供需双方和专业服务机构携手冲破数据“高墙”。
“数字平台开放、共享、协同、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经济主体互动、生产活动组织、产品服务供给更加敏捷,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更高,动态响应市场需求的周期更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数据要素释放了新的红利与空间,数据具有突出的乘数效应,数据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边界,促进资源配置从单点优化向多点优化演进,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水平。
放眼省内,苏州4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占28.1%。数字经济制造业优势强劲,吸引数家产值超百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数据流通能够打破传统要素有限供给的束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要素支持,同时也不能忽视数据的平权、算力的普惠、算法的透明。”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卜安洵表示。
“锻长板”同时“补短板”
江苏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问题。卜安洵认为,江苏数字经济的主航道是产业数字化,而制造业数字化是其中的主体板块,所以下大决心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智改数转”专项行动等,既必要又紧迫。但这项“强主板”的工作,不能忽视或减弱对制造业之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视和投入。
卜安洵介绍,全省产业数字化中,除制造业之外的两极,是前端的消费服务业和后端的基础大农业,服务业和农业的数字化也要同步、同等规划和实施。“这就是数字化领域的‘补短板’,建议这种‘补短板’直接以数字城市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出台专项规划,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杆,发展以智能化为主导的新型服务业和新型农业。”
给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我省近日发布《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东海县现代农业园区“都市四季果园”内,葡萄、柑橘、草莓等果品都采用滴灌技术。细细的黑色管道,把营养液输送到植物根系,肥料利用率可提高20%。“以前一个大棚需要6人施肥,现在只需1人就行。我们不仅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还做到了智能监控系统化管理。”果园行政部经理范月龙说。
“补短板”,终究还要靠人。5月23日,我省出台《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从深化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机制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展数字经济专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认定,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育项目,每年遴选培育1000名数字经济领域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