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以“三心”意识 严守粮食“三关”
以“三心”意识 严守粮食“三关”
近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目前已收获11.91亿亩,进度完成91.2%,同比快0.8个百分点,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同时秋冬种进展总体顺利,全国冬小麦已播85.6%。冬油菜已播86.8%。但是各地不能放松警惕,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疫情吞噬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粮食安全等问题形势严峻,所以各地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用“决心”,守住耕地“安全关”,确保责任“落到点”。“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关乎民生大计、国家发展之根本,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所以各地要用“决心”,守住耕地“安全关”,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到点”。一要保障耕地面积,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各级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坚决打击耕地占优补劣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二要保护耕地环境,减少耕地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药等化学药品的大量滥用、塑料薄膜的到处丢弃、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着耕地环境,被污染的耕地,不仅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的原则,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加强水环境保护,减少土壤污染。
用“信心”,守住科技“生产关”,确保行动“拉满弓”。“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成色,而科技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引擎”,我们要明白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重要支撑。所以各地要用“信心”,守住科技“生产关”,不断强化科技“硬支撑”,确保在科技发展行动上“拉满弓”,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粮食增产的“金扁担”。一要加强新型农机研发推广,让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保驾护航,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进一步解放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部分问题,有效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为粮食安全基础夯实了基础。二要加强种业发展,不断壮大种业人才队伍,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改善粮食种子品质,助推现代种业做大做强做优,为保障粮食产能打牢基础,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用“恒心”,守住粮食“节约关”,确保思想“绷紧弦”。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所以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的理念,确保珍惜粮食行动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不仅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还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中厉行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坚决刹住了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舌尖上的浪费”依然很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用“恒心”,加强节约粮食意识的教育宣传,让爱惜粮食成为一种习惯,同时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守住粮食“节约关”,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潮流,使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来,有效提升粮食节约意识,确保人们在节约粮食的思想上始终“绷紧弦”。(涪西镇人民政府 李星宇)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