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山下”的诗和远方
“半边山下”的诗和远方
经常有文友邀我去“半边山下”——
“坐落于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二千余年的历史悠远绵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感知,游览,探寻。带上你在乎的人,在这个夏花绚烂的日子,来‘半边山下’吧”。
“梧桐盛开,待凤来栖。前厅庭院,后庭露台,沙发的舒适,咖啡的氤氲,偌大的书柜上琳琅满目的书,呆坐一下午仍然感叹时光的流逝。”
“典型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高宅、深井、大厅;青山绿水之间,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集聚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赶紧来吧!”
拗不过文友的三请四邀,我决意去“半边山下”探访。
在江苏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很现代的办公楼里,热情好客的杨国忠副主任介绍道:“我们刚刚在‘半边山下’搞了个主题为‘百年之春,生活美好’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摄影展暨金坛茅山红色旅游产品发布会,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就是要让‘半边山下’成为全国发烧友的集聚地,推动‘半边山下’民宿的发展。这次您去造访,希望从记者的角度帮我们提点建议。”
还未进山,就受领了一项任务,心里有些忐忑。
★一幅画,就挂在山坳里
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局的周清徐成了我的向导,坐上茅管会的接待专用车,我们就出发了。
从管委会办公地到“半边山下”10分钟车程,就看到了横跨在入口处的硕大路牌。
6月,半边山下开始进入它的夏季,它静静蛰伏于茅山脚下,历史深厚却又不露锋芒。在这里,徽派村落替代了摩登都市天际线,青山绿竹就在眼前。半边山,其实是一座由数百亩郁郁葱葱的竹林掩映、低矮平缓的抱湖小山。山野闲逸,原味本真。清冷的湖色、曲折的竹道、自由的泉流、清润的茶田、沿崖的桃园、徽派的村舍,奇妙的一线天、天然的温泉,连同清新纯净的空气,几乎占尽了山林民宿所有环境条件。
但这里又不偏僻,相反,交通畅达——处于宁镇扬、苏锡常、浙沪的两小时交通圈内,百度导航“半边山下民宿”,驱车高速,不时可达。
呆一下午,是一种享受。斑驳的石桥,漫山的竹林,清澈的山涧,一种自得其乐的舒缓节奏,在半边山下依然触摸得到。
这里的百余户村民,始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中生活,喝的用的,皆是天然泉水。
就阳光,半边山下每一时都在变化——清晨温柔,正午浓烈,稍晚稀薄,直至某一个时辰,所有阳光都倏的收回山背后,整个山间就霎时起风。
半边山下的水,每一刻都在流淌——清晨还是未曾睡醒的墨绿,后有微风吹皱湖水,漾出活泼的翠意。
寻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和好友一起垂钓,一起饮酒。垂钓之乐不在乎鱼满篓,在乎山水之间也。
若生来喜欢热闹,还有专供烧烤的草坪。一边烧烤,一边沉醉在美景中,还可玩水嬉戏,好不惬意。咖啡,茶楼,书屋,都是远离喧嚣的好去处。KTV、酒吧、棋牌室,满足你对娱乐的所有要求。
视野最好的是“燕归静处”楼顶的露台,白日里,依山傍水,鸟鸣幽幽,发呆,喝茶,聊天……若遇上晴天,坐在吊椅上,品一杯雀舌孵太阳也是极好。稍一入夜,就有像井水一样冰凉的山风涌上露台。月亮就挂在山边,月光皎洁,照亮远山与屋顶——一层又一层,一层深过一层,恍惚间还能隐隐约约看见大茅峰顶的道观。
生态餐厅取名“無味”。闲散度日,少不了“嗟来之食”。每日,都有下午刚从山上捉来的老母鸡,炖出的香气扑鼻的鸡汤;还有特色竹笋,搭配自家腊肉,炒出高档酒店无法比拟的味道。除了油盐酱醋,这些美味的家常菜里,更有一道独一无二的重要佐料——便是青山绿水,临窗小坐,慢慢享用山野蔬令,再找不到更惬意的生活。
“無味”旁不远便是“三间房”。每到午后,阳光中氤氲出的还有勾人的咖啡香。总要余出这么一段时光,懒懒窝进沙发,翻翻杂志,品品咖啡。
经过一个冬季的沉睡,春夏之交的“半边山下”仿佛刚刚苏醒,绿绿的树,青青的草,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在田野里。一幅幅生动的摄影作品悬挂在小道两边的栅栏上,给绿水青山间增添了几许炫色。有句歌词曾唱到“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的确,只有亲近自然,在乡野之间看花草树木的变化才能更明显地感受到夏天的来临。时光无限好,漫步乡间小路上,走进田野,也就走进了春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邂逅,已让我们迷醉在“半边山下”如画的晨光里,迷醉在这世外桃源的山水之间,迷醉在这亲山近水的乡野田园。
最让我迷醉的还是山边的一方小湖泊,三面环山,水色碧绿,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绿林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
茅管会旅游发展局的周清徐告诉我,这个小湖泊过去就是个野草丛生的水塘,经茅东林场改造后,取名“九龙潭”。
在“九龙潭”旁的一间茶室,我们巧遇了“半边山下”的文化大使——海平大姐,她是“半边山下”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提到“九龙潭”,她从手机公众号里找到《九龙潭碑记》发给了我。碑记这样记载:“江南名山茅山之阳,有一奇异之处,这里山石峻峭,积水成潭,潭水暗绿深蓝,波澜不惊,如翡翠静卧。似明镜嵌壁,绿影匝地,道仙之味盎然。相传当年乾隆南巡,途经句曲,行至百羊山,登高揽胜,忽闻妙音缭绕,循声前往,驻足于山下越翳王亭,见一女子对溪沐浴梳妆,美若天仙。正欲上前搭讪,突然间大雨倾盆,雷声隆隆,云雾深处,水流漫泻,似有九龙腾飞,自上而下。喷云吐雾,环绕其间,蔚为壮观。雨后不见女子身影,但闻余音渺渺,雾气腾升,乾隆定睛再看,一只仙鹤飘然而去,山间九条溪水奔腾而下,汇聚成潭。周边奇木丛生,鲜花纷呈,山气氤氲,犹如仙境般缥缈,乾隆大呼: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九龙潭是也。从此九龙潭声名鹊起,只是平日里少有看见九龙腾壁的盛景,只有在大雨滂沱之时才能遇见。”
我傻傻的问道:“当年乾隆果真来此地巡视过吗?”
海平大姐说:“来不来不重要,只要有故事就行!”
看我傻傻好奇的样子,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
★ 一个人,造就了一个村
在临窗的一张茶桌上,我和民宿村的文化大使海平大姐面对面坐着,聊起了“半边山下”的故事。
“‘半边山下’以前叫‘金牛山庄’”。海平姐是一个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的人。她快人快语,说话直来直去,且字正腔圆,还带有磁性。原来她退休前在金坛电视台当过主播,后又去了平顶山电视台任策划总监,策划大型活动、节目包装和主持人培训。退休后回到茅山,自称是个“闲人”。在一次饭局上,被东方盐湖城景区看中,被聘为公司的文化策划。为了落脚,就在“金牛山庄”租了间房子。
“以前这里山路崎岖,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是个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海平姐述说着“半边山下”的过往。
“半边山下”属于金坛区茅东林场,位于茅山主峰的东南,金坛最西侧。往前追溯,茅东林场过去是整个茅山林场的一个分支。解放初期,茅山林场是一个县团级的国营农场,由于地处金坛、溧阳、句容三县交界,规模大、管理不便,1959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把茅山林场分成5个小场,分到金坛县境内的就是现在的茅东林场,占地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 ,有职工400多人,来源比较杂,很多是城市下放知青留下来的。因是国营单位、事业编制,职工们吃的是供应粮,端的是铁饭碗,住的集体分配房,到了月底就拿“饷”,很多姑娘削尖脑袋都要嫁到山里去。
然而,这种在山里当“神仙”的日子没过太久,当风向突变时,许多人猝不及防。
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将原来的用材林改成了生态林,林木只能种植、保护,不能任意砍伐。与此同时,常州市人大、政协代表年年提交议案,呼吁立即停止“茅东矿山”开采。“靠山吃山”的采矿企业只好关门打烊,林场不仅没有了经济来源,还欠下一屁股的债。职工的养老金交不上,医疗保险也停了,退休工人的工资也不能足额发放……茅东林场的老老少少一下子“傻”了眼。
金坛市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林场进行彻底的改制:把林场的管辖权由市级下放到镇级,单位性质由国营事业改成集体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买断工龄,下岗分流,自谋职业。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节骨眼上,“不走时运”的茅麓镇副镇长王忠胜走马上任,担任林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全面主导改制工作。
改制不就是要砸碎职工的金饭碗,倒逼他们“下海”自谋生路吗?
“我们都是上年纪的人了,到哪里去讨饭吃?”一些老职工忿忿不平。
“谁要砸我的饭碗,我就砸他的脑袋!”一些年轻的职工放出狠话。
有个领头的职工组成了护场队,自任总指挥,带着“军师”和手下“干将”,与负责改制的工作队叫板!双方僵持了一年多,改制工作毫无进展,镇领导担心时间太长而影响其他工作,只好先行撤出,留下王忠胜场长独撑危局。
没有了依赖,没有了退路,王场长只能横下一条心,单枪匹马往前冲。他思来想去,觉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牵着牛鼻子走,先把场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做通。他首先和几个支部委员逐个谈心,分析改与不改的利弊,展望改制后发展的前景。然后,又和各个支委分工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掏心掏肺的说知心话。
那段时间,王忠胜带着支委们每日每夜地奔波在山里,嘴唇干裂了,眼睛熬红了,人也憔悴了……谁见了心里不会涌起一丝怜悯呢?
世上的事情有时就像沟渠里的水一样,闸门一旦打开就会一泻千里,改制工作很快就步入了“快车道”。
然而,在王忠胜看来,改制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解放生产力,让职工轻装上阵,彻底甩掉林场贫困、落后的帽子。
经过调研,他们先后引资建设了“宝盛园”、“元阳观”、“三清观”等大小十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不但丰富了茅山各景区的内涵,而且为林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林场职工们久违的笑容又回来了。
职工们有了笑容,但王忠胜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在改制家访的过程中,王场长发现有很多林场职工散居在大山的褶皱里,房子还是六七十代林场统一建造的,很多地方都已经破烂不堪,有的人家不通路,不通电,喝的是山涧里的水,靠砍伐树枝埋锅做饭。
王场长决定将散居在各个山坳里的职工集中搬迁下山,让职工们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
在支部大会上,作为书记的王忠胜把这个想法摆上台面的时候,大家一致举双手赞成。
那时候场长的自主权比较大。决议一定,很快就能付诸实施。
他们开始在山脚下寻找搬迁的地点。
抬头望去,百羊山、癞痢头山、半边山呈一字型排开,这个落脚点该放在哪里呢?
王场长手一指,就放在半边山脚下,因为只有那里出山方便,与省道接壤。
如果王场长行走在一群人中间,绝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他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农民模样。但我们千万不能“以貌取人”。这个相貌平平的王场长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画家,从小就喜欢画画。山水、花鸟、版画,样样精通,他还是江苏省花鸟画协会的理事。
画家场长来主抓建设工程,可想而知,那出来的工程还不是“诗情画意”!
用了两年时间,一座徽派风格的“金牛山庄”就浮现在半边山脚下。之所以取名“金牛山庄”,得之于山上有个“金牛洞”。
白墙、黛瓦、马头墙,在郁郁葱葱的大山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谁见了谁喜爱。
可当时有的职工还不愿意搬迁,说起原因,大家可能觉得好笑,在山里无拘无束多自由啊,一旦搬离几代人居住的家园,心里的恋山情结就打不开。
经过场领导苦口婆心的动员,大家总算是陆陆续续地下了山,过上了安逸的新农村生活。
从改制到建造山庄,前后用了6年时间,对王忠胜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也是无比煎熬的,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落了一身病的王忠胜也在2010年打报告退居二线,过上了“半工半养”的日子。
时间到了2014年,本来平平静静的“金牛山庄”又闹腾起来了。原来,买断工龄的老职工吃光了老本,连医疗保险也交不上。而外出打拼的职工闯荡了几年,很多也一无所获,现在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同样面临生存困境。
“唰——”他们又把矛头一致对向林场,认为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后遗症,纷纷伸手向林场要饭吃。
此时的林场已换了两任新场长,家底也面临捉襟见肘,怎么可能再“穿新鞋,走老路”?!
林场不解决,他们就上金坛、上常州、上省会南京——上访。几辆大巴动不动就往山外开,各级政府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2014年下半年的一天,金坛市委副书记亲自挂帅,带着信访、土地、司法、民政、农林等职能部门的“头头脑脑”20多人,来到金牛山庄现场办公,寻找出路。
办法千万条,但落实到职工头上就是“冒不了泡”。常年在山里的职工,吃的是皇粮,安逸惯了,再加上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在改革的大潮中“游泳”?
刚刚上任的茅山旅游度假区的原党工委书记刘小平也是心急如焚,他天天跑到村里找提前内退的老场长王忠胜“磨”嘴皮子。
“老哥,还得你‘出山’收拾这个‘摊子’。咱们是党的人,要为党分忧,为百姓谋生路。”刘小平非常诚恳。
拗不过刘书记的盛情相邀,王忠胜再次披挂上阵,担任林场场长兼书记。
那短时间,王场长天天在山里转悠,遇到租住在村里的“文化闲人”海平,两人就碰思路、找出路。
王场长的想法很简单,过去解决了“住”,现在必须解决“富”,让村民们动起来,省得“无事生非”,而要让村民富起来,仍然离不开“靠山吃山”。
海平的思路则显得文绉绉:“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植被的基础上,筑巢引风,让山外的游客进的来、吃得好、留得住。”
激烈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一个个耀眼的火花,在金牛山庄的上空飘来飘去,虽然稍纵即逝,但依然如星星般闪烁。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场长带领下岗职工到高淳慢城、宜兴竹海、浙江莫干山等地参观、考察、学习。返回后,决定搞“林家乐”。
很多人在观望、徘徊,王场长,这能发财吗?
王场长抛出激励政策:“凡是前十名报名参加做民宿、餐饮的村民,经验收合格,每家奖励5万元。”
这一着果然见效。轰轰烈烈的“林家乐”就开展起来了。
运作一段时间后,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除了双休日、节假日顾客盈门,平时门可罗雀。
曾经做过文化策划的海平可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分析原因,找到了三个症结:一是周边环境欠佳;二是文化品位不够;三是对外宣传不能形成轰动效应。
于是,林场集聚资金近1600万元,架桥铺路,增设停车位,修建公厕,改造用水、用电设施,对村庄进行亮化、绿化,路口设置标识牌。
王场长作为画家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体现,什么位置造一座亭子,什么位置修一座桥,什么位置摆放一块石,他都要亲力亲为,决不能因一次失误而造成整个山水画的败笔。
筑巢引凤,不仅引流了游客,也吸引了立志本土乡村振兴的新锐人物。
半边山满坡翠竹,山涧泉水涌流,潭水清澈见底,沿廊曲径通幽……这让已从事10年网络传播的邓亮动了心。
文旅融合,成了邓亮和他的团队提升民宿品质的选择。
他们从改变地名开始,将“金牛山庄”改名为“半边山下”,让山庄有了故事和想象空间。
注入文化元素,人是决定因素。2016年3月初,一期工程启动。与邓亮合作的5个伙伴中,既有画家,也有摄影师。紧接着实施的二期项目,合伙人换了另外3个,酒店、旅舍干脆取名“一介文旅”。
两期项目实施后,已有酒店2家、客房136间,另配备咖啡屋、会议室。
双休日游客爆满,平时来人稀少——乡村旅游的共性情景同样摆在了邓亮面前。他灵机一动,何不发挥自身网站优势,来一次颠覆性营销策划?于是,“99元一间房”很快出炉,一下卖出去2.6万张票,半边山下民宿非周末入住率由原先的15%提高并稳定在70%以上。
初战告捷,但邓亮并没有为此陶醉。他意识到,一个地区的民宿经营,一家垄断绝对做不好,形成集群才能影响更大。为此,他不仅动员更多的林场职工,或出租住房,或自主经营,还通过朋友牵线引入常州、南京等地对民宿感兴趣者前来投资。如今山庄共有八十余户的住房得到改造,可接待近600名游客入住,公司民宿可接纳260人入住,山庄可接待近千人同时用餐。
在竹林深处,有一座30多米长的玻璃栈桥,将相对的两坡连接起来,这在金坛还是第一处。竹林里还建有树屋、亭廊,取名“遇见”“两厢”,这里是婚纱摄影的绝佳景点。
涅槃重生,昔日寂寂无名的穷山庄,已成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闻得见花香”的自然景观地,成为“静得下心,留得住情愫”的养生之地 。
一个人,不,是一群人,他们蛰伏在“半边山下”,苦心经营,蓄势待发,终于修得正果。今天,人们提起“半边山下”,已不只是一个村落,已升华为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一群人,有故事、有情怀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当年这封被网友评“史上最具情怀,没有之一” 的辞职信,就像一副催化剂,让很多人被压抑已久的躁动瞬间爆发、并付诸行动;也让很多厌倦当下工作的人,开始任性辞职、想去探求外面的世界。
民宿创业者大多属于这样的群体。正所谓“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他们畅想着,或躲进山里过上隐居生活,或找一所房子面朝青山绿水春暖花开。
海平姐告诉我,在“半边山下”的创业者,大多有故事、有情怀。
他们的到来为山村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也吸引了无数粉丝来此造访。这恰恰印证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饭后,外面的雨停了。海平姐决意带我们去拜访几家民宿的主人。
在“燕归静处”,我的眼里放出了光芒,好诗意的名字。踏入民宿,幕墙设计和周边景观的营造就很抓人的眼球。水中石板被无边水池簇拥,水草与红鲤,绿色与红色,流动的水波,黑色的鹅卵石,亭台楼阁之间便有了一份禅意。
民宿的主人陈静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爱美女子,在美容行业摔打多年的她,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能有一个自己的院落,房前种花,屋后种菜,闲来一壶茶,过一种散淡的日子。“燕归静处”,因为有个“静”字,将主人名字融入了,更加耐人寻味。
偶尔的一次邂逅,让陈静深深爱上了“半边山下”。于是,花光了这几年打拼的积蓄,来到“半边山下”买下了一栋三层带院子的民宅。让她惊喜的是,装修前发现有燕子在横梁上筑巢。
燕子筑巢的地方,据说是吉祥的。
为让燕子得以栖息,在改造民宿后,陈静特意将燕子的旧巢保护起来,她还定制了各种燕子飞翔的瓷器,分布在房间各处,让这里多了一种灵动。民宿共有8 个房间,温馨明朗,拉开窗帘,满目是婉约秀丽的烟雨江南。夏风送暖,新燕归来,衔着泥,悠然地落在房檐上,筑着自己温暖的小窝。“燕归静处”,确实名如其意,让人心平如镜,流连忘返。
海平姐说,听了“西域传奇”茶屋主人钱毓的故事,一定让你不由得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发出惊讶的赞叹之声。
这让我非常的好奇。
不知不觉中,“西域传奇”就在我们的面前,整个院落的装修风格让人感到沧桑和遥远。门口挂着“共产党员经营户”的牌匾,还有“板娘掌柜简介”:钱毓,自由旅行者、西部户外探险人、国家级茶艺师、花艺师,世界首位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女记者。在新疆新闻界工作27年,先后担任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亚心网、新疆晨报首席记者,现为西域传奇文化工作室创办人。先后出版有《穿越西藏线》《骆驼之城》《领略霍城》等著作。
这又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惊。
钱毓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并驾轻就熟地为我们煮茶。我们面前的钱毓分明是一个柔弱的女子,说话柔柔的,煮茶的动作也是柔柔的,让我很难想象她是穿越“死亡之海”的探险者。环顾四周,整个屋内摆放的都是来自西部的物件。有出自新疆普通农民编制的红柳条筐,喀什农民自制的土陶,阿勒泰深山老牧民制作的牛皮酒壶,藏区工匠的手工铜银器具……店里每件精美绝伦的手工制品,都是钱毓一样样去当地走村串巷淘来的。
通过了解得知,钱毓从小体弱多病,曾因病休学四次,易病的孩子大多敏感且聪明。她的老师非常偏爱她,使她孤独的心灵有了些慰藉。不久,语文老师一家自愿去了新疆工作,使她非常失落,也勾起了她内心三毛一样的浪漫情怀。1986年10月,生长在鱼米之乡的金坛姑娘钱毓揣着高考落榜的失意,不顾父母的眼泪,收拾了弟妹的担忧,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三天四夜的火车之后,钱毓来到了魂牵梦萦的乌鲁木齐。然而,异乡并没有向她敞开欢迎的臂膀,而是将一个艰涩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生存。钱毓成了地地道道的打工妹,她做过保姆,当过代课教师,也去冷饮厂做搬运工。1993年新成立的乌鲁木齐经济广播电台招聘人才,她赶去应聘,用执著和豪情打动了领导。没想到没有文凭的钱毓竟被破格录取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从此,倔强的她开始向记者的制高点发起冲锋。有一天,钱毓从编辑的一条新闻中偶然得知有一支中英联合组织的探险队将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她千方百计打听到了主办单位,死缠硬磨,奋争半年,终于被获准加入探险队伍。
穿越“死亡之海”是一场生死考验之旅,期间所受的磨难、曲折、危险,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但生命的潜能一旦被激发,产生的能量将是无限的。
1993年9月,一个刚刚涉足新闻的地方电台女记者,一迈步就迈上了事业的高峰。她的录音通讯《情牵大漠》获得了全国广播新闻一等奖,她的《穿越手记》被《新疆日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刊载,《新民晚报》《新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南方日报》等报纸专门介绍了她的事迹。此时,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钱毓还不知道外界对她的一片赞扬,她站在宛如蛇形的沙丘上,看着脚下那片浩瀚的大漠,忍不住热泪盈眶:“它是如此贴近我的心灵。它看起来荒凉沉寂,却蕴含着无限的繁复和美丽!”
钱毓还先后参与并报道了1998年和田河大穿越、1999年海峡两岸三地博格达峰死亡大搜寻、2003~2012年中科院罗布泊科考等重大事件。2006年青藏铁路试运营,她只身赴高原报道,并于2011年穿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新藏公路。
钱毓在远离家乡几千公里的地方做了二十几年记者后,有一天打包行囊,托运了几千册书籍,与丈夫、时任《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编辑部主任涂麟,重新回到江南的家乡,租下“半边山下”的一个院子,开启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居生活:制茶、种菜、写作、开民宿……
我几乎是流着泪听完钱毓的传奇故事的,作为同是记者的我,真的是自叹不如。如果一个人能将他(她)生命的能量发挥到一种极致的状态,那么他(她)必将雄踞于千万人之上。但这个时候需要他(她)拥有一种近乎献身的精神和勇气。钱毓在新疆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吃尽了千辛万苦,攀登过无数悬崖绝壁,然而是雄鹰,就要敢于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中练就它的翅膀。
钱毓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雄鹰”吗!?
品尝着钱毓泡制的茶,让我好生感慨: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如今钱毓的生活,正如杯中好茶,气息纯正,低调内敛,慢慢品尝,归于无味。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正在成为不少人向往的生活。
城市化并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瓦解。千百年来,乡村形成的村落空间、建筑风格,镌刻着一圈圈生命的年轮,印载着一个个家族的谱系,它比任何史书都更真切地见证着我们曾经的古老文明。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乡居生活已然成为一些行动派的现实实践。毕竟,与土地的联系坚韧沉潜,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
在“半边山下”无数隐居者中,既有追梦田园的新农人,也有从事乡村电商的新青年;既有乡村旅游的先行者,也有寻找文化根脉的新乡贤。无论是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矢志乡建的各路志愿者,还是情归桑梓的辞职人员、寻梦艺术的文人墨客,新时代的归园田居者们,都有一颗厌倦了都市喧嚣浮躁,在世外桃源洗尽铅华的回归之心。他们都希望能抽离功利与物欲,安放疲惫身心,获得弥足珍贵的淡定与从容。
“一木四味”的主人、55岁的袁建民就是这样一位“淡定”之人。
袁建民,号悟凡,常州逸士,喜欢饮茶品酒、江南文化、收藏。他曾经深入地下挖过煤,升上地面做过园艺师。这一下一上的海拔高度差别分别反映了对大地的索取和反哺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
做过煤矿工人的袁建民,对土地母亲更加怀有深深的眷恋和敬意。因遇到贵人,他在山东搞了个绿化工程,一干就是十年,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全身隐退,来到“半边山下”做起了民宿。他从设计、土建、装修等全程参与每层200平米总共三层的民宿建设。以前收藏来的江南乡村的老物件,如石锁、石磨、石墩、石槽等,一一恰如其分地摆放在各个角落。
与工程建设同步,他在家门口开辟了半亩的蔬菜地,专门栽种或悬挂空中、或长在地上、或身埋地下的时令瓜果蔬菜。从松软肥沃土地上长出的瓜果绿叶,仿佛就是他精神的寄托。
凡是来“一木四味”入住的客人,也都要来他的菜地弯腰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与瓜果生灵对话。
一木四味,其为何意?按主人袁建民阐述,一为简单,木为自然,一木二字组成根本的本字,也是本质的本字。一个人,不能忘了来路和初心,要简单、自然,与宇宙步调一致,追求本质的美好。四味姑且称为酸甜苦辣。这是泛指,其实是指人生的况味。
在筹建之初,一木四味便已商标注册,并以篆书勒石,摆放在鱼跃龙门的锦池正面,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在一木四味大门的左侧,袁建民开凿了一口山泉汩汨的水井,这是他从小的理想。这口井就是他慰藉心灵的标本,有了它,他的心就锚泊在这里,从容安定了。
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民宿才不动声色地营业。古朴雅致的江南老宅风格扑面而来,闪耀着江南文化的韵味,收藏了江南半部风韵的历史。
在这里住上一晚,何止是睡眠?更多的是阅读江南文化,触摸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不但在院子的环境布置上抒发了他的情怀,在每个房间的细节上也是花费心思,有些设施超过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在服务细节上,他更是无微不至,比如为了让客人的舒适感达到极致,三层楼房居然安装了电梯,免去了体弱者爬楼梯的辛苦。有些客人是冲着茅山景区来的,他设计了自由游茅山的线路,配有晨跑卡、周边景点指南,这些延伸服务,让住客十分满意。
民宿有专门的管家,温婉优雅,周到服务。也有当地的阿姨,专门做茅山地方特色菜,油煎山芋粉、茅山老鹅、老鸡汤、茅山水库鱼头,尤其是红烧肉,肥瘦适度,烂而不糊,真是一绝,成了一木四味民宿招牌菜。
凡是有客人来访,袁建民都会像导游一样,带客人走进大山,边走边介绍:这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环境实在是太好了。茅山是道教圣地,金坛是财富之意。
茅山的气候说变就变,屋外又下起雨来。
此时此刻,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大地一片寂静寥廓,所谓诗和远方,原来近在眼前。
离开“半边山下”的时候,遇到一位师傅正在自家院子门口加工木雕,一举一动,传神之至,不一刻,一块平常的木头在他手里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类似化平凡为神奇的故事在“半边山下”一直上演。
每个城市人都有个乡野梦。归乡,归野,寻觅梦里的田园,给心情找个地方放放假,撒撒野,找回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朴素的满足。小隐于山,大隐于谷。
在“半边山下”,我找到了诗和远方。
(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赵柳方)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