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王柳松:茅麓茶场的“不老松”

王柳松:茅麓茶场的“不老松”
2021-06-22 10:17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茅山东麓群山连绵,草木葱茏,竹林苍翠。远远看去,山坡上的茶园犹如一垄垄绿色缎子,绵延在绿水青山间,清晨蒸腾的水雾氤氲笼罩着茶园。

每到春季清明前后,沉睡了一冬的茶树吐出了绿色。这时采茶的姑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每天天刚蒙蒙亮,便三五成群背着竹篓头戴竹笠到茶园采茶,她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宛若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绿色的茶园里翩翩起舞。采茶须得心灵手巧,眼神儿好,茶树上刚刚冒出的绿芽宛若繁星,须得眼疾手快的把她们摘下来,一个人正常一天只可采一斤多鲜茶芽尖,约莫一万多个芽头,这一斤多芽尖只能炒制成一二两新茶,由此可见采茶要求之高以及其中劳动的艰辛,好茶之名贵自有她的道理。

金坛区茅麓茶场已有104年的历史,而且与爱国民主人士、红色资本家纪振纲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对于采访茅麓茶场,我早已心神向往,急不可耐!

进入6月中旬以后的江南已是梅雨时节。6月18日从仙姑村“换防”去茅麓茶场时,又是下雨天,路上一直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

这让我想起宋朝张坚《雨中茅山》的诗:疏疏雾雨閟朝晴,不那浮云先自生;传语洞灵休勒驾,而今逋客已归耕。雨中即景,确有一番诗情画意。

打开车窗,一股清新夹杂着雨丝透进来,沁人心脾。夹杂着雨的气息,山的味道也浓郁起来。雨中看茅山,只见朦朦胧胧山的轮廓,如一幅水墨画。同行的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旅发局的周清徐说:“真舒服啊!虽然我到茅山工作快一年了,但每次出行都有不一样的心情和感觉。”

不知不觉中,茅麓茶场场部就到了。热情好客的办公室主任李兵早早迎候在门口。新厂区内夹杂的旧厂房,那一排青灰色的车间反映出茶场的历史沧桑,青砖厂房高高地耸立着,斑驳的墙面仿佛述说着这里的过往。里面的旧机器设备,乃至以前的手工炒锅都静静地躺在那,没什么灰尘,可以看出茶场仍很珍惜这些老的设备,时常打扫清洁,它们是茅麓茶场的一员,是这么多年来茅麓茶场发展的见证。

在场部接待室,我们见到了最后一任场长、改制后成为董事长的王柳松。

王柳松面孔修长,高高瘦瘦的模样,但他精神焕发,步履稳健,说话声音爽朗……谁能相信他已有68岁了呢?!从名字上看,他与山林有缘,一问,果不其然。他先后在西阳、茅麓镇当过镇长、书记。1994年,处于集体经济时代的茅麓茶场已经亏损严重,濒临倒闭。全靠贷款发放一千多名干部职工的工资,为扭转当时严峻的局面,王柳松临危受命,来到茅麓茶场担任党委书记,他率先在全省国有场圃中推行“统分结合、帮包到户”的举措,用两年不到的时间实现了扭亏增盈。后来,王柳松升任金坛县教育局副局长。

谈起茅麓茶场的前世今生,王柳松动情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茅麓茶场能有今天,离不开它的创始人、红色资本家纪振纲先生,他是我们茅麓茶场不朽的‘魂’。”

对于纪振纲与茅麓茶场的渊源,王柳松娓娓道来,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纪振纲(1887-1946),湖北英山人,1905年考取南京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编入湖北新军,1913年因参加讨伐袁世凯而被通缉,流亡南洋,从事经商而致富。1916年袁世凯死后,回到上海,此时,他虽满怀报国济民之志,无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使得他对政治心灰意冷,决定转走实业报国之路。当时在冯玉祥及上海工商界名流夏珍珠、聂云台等人资助下,经多方考察,最终选定风景秀丽的道教圣地,茅山东麓,投入了40万大洋,买下了卸职清代道台宋盈之的“茅麓树艺公司”,新创建了“金坛茅麓农林场”,垦荒、建厂、种茶、造林、植棉,规模1.5万亩,用工超千人,成为省内最大的农业庄主之一。为了发展生产,他从德国等地进口了柴油机,在金坛县城、镇江、上海等地建起了贸易货栈及产品经销店,实业做得风生水起。

纪振纲先生的到来,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茅山茶叶由原先的野生天然生长,农户零星种植向集中区域规模种植方向的历史性转变,由此揭开了金坛茅山茶叶发展的里程碑。此后,他主持研制了“国农牌茅麓旗枪茶”,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成为当时的一款高档绿茶。行销镇江、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及沪宁铁路沿线,并有批量出口南洋,填补了江苏省内高档品牌绿茶的空白,成为了上层名流人士的饮茶必选。

正当纪振纲先生的茅麓农林场如火如荼发展之际,抗日战争爆发,日寇铁蹄踏进了茅山,茅麓农林场遭到轰炸,日寇残杀手无寸铁的二十多名道士的血淋淋的事实,激起了他的民族大义。为了自卫,他收容了300多从淞沪抗战败退下的十九路军将士,组成了自卫团,成立了茅山地区最大的地方武装。此时日伪军、国民党军队都千方百计诱逼收编他的自卫团,日伪要他当维持会长,国民党要他出任苏南行署督察官员和金坛县长,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1938年6月,陈毅司令员率队进驻茅山,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纪振纲第一时间拜访了陈毅,由此结缘。此后陈毅三次登门拜访纪振纲,其中陈毅第一次拜访中将纪振纲堂屋的对联“遇乱世,乱中求安;拉队伍,自保家门。”改为“为抗日,贡献一切;国不宁,家也不安。”纪振纲对陈毅的文彩和魅力佩服之极,之后成为好友并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1938年7月,纪振纲担任茅山地区(金坛、丹阳、句容、镇江)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总会主任,为新四军抗日捐款捐物、营救伤员、输送药品武器。他与新四军的过往甚密,引起了国民党和日伪军的不满,1942年,汪伪金坛政府以通共罪名将他投入监狱,后由陈毅营救而释放。国民党也因他不肯出任金坛县长而反感,身心疲惫的他被迫离开茅麓回上海法租界的家中静养,走前把300多人的自卫团及轻重武器全部捐让给陈毅领导的新四军,与此同时,上海法租界的家也成为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络点,1944年,日军搜查他在法租界的家,他又被迫迁往江西上饶定居,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

“纪振纲先生从30岁到茅麓创业,直到59岁病逝,走了一条从实业报国到抗日救国的艰辛之路,他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一个百年茶场、品牌茶叶,更是中华民族儿女为之奋斗、求索、创造、献身的精神财富。”说到这里,王柳松的眼里竟有些湿润。

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金坛茅麓农林场”改名“国营金坛茅麓茶场”。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国营场圃,江苏省政府及原镇江地委多次召开茶叶生产现场会,茶场也派出多人到周边县指导发展茶叶生产,对推动全省丘陵地区茶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八十年代初,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国内市场品牌茶叶日超行销,茶场人意识到“旗枪”茶历史悠久,但外观及内在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必须以此为基础,提升品质,亮出新品牌,抢占大市场。对此,他们组建了专题研制组,用了三年时间,研制出了“茅山青锋”茶,此茶的特色: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润绿,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汤色绿明,滋味鲜醇。1983年,“金鹿牌”茅山青锋茶荣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江苏省农林厅举办的“江苏地方名茶评比”活动中获第一名,并获得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至此,解放后金坛第一个自创绿茶品牌诞生,它与旗枪茶一样,凝聚了做茶人的智慧与实干精神,见证着名茶制作不断升级的历史。1990年,茅山青锋不仅拿到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奖,而且通过了国家产品质量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荣获了国家银质奖。此后在国内外的多项茶质评比中得到奖励。

王柳松从小生在金坛直溪,常年工作在农村基层,熟悉茅山的山山水水,对茅山茶的历史也是了然于心,情有独钟。

很早以前,茅山碧绿丛中就繁生茶树,人们采摘饮之提神,作为劳动之余的一种享受。《金坛县志·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表明1300多年前金坛茅山地区就有茶叶。百年前,纪振纲先生选定金坛茅麓地区来垦荒、造林、种茶,不得不说与茅麓地区盛产茶叶有关联。他的来到,结束了这一地区茶叶靠野生或单个农户零星种植的历史,也打破了金坛茅山无品牌茶叶的历史。国农牌茅麓旗枪全盛时年产800多担。枪旗茶取名来之于明代诗人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一芽为枪,一叶为旗,通过工人的凉、烘、炒、揉、压、选等操作工艺精制而成,成为了当时闻名国内外的名茶之一,这一品牌的创立耗费了纪振纲先生大量心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创新和他实业报国的成功之举。

从旗枪茶到青锋茶的历史性跨越,茅麓茶场前后28任场长传承着纪振纲先生实业报国的情怀,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砥砺前行。不仅提高了茅麓茶场的知名度,而且获得了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也使金坛1995年荣获了国家有关部门授予 “中国绿茶之乡” 的称号。

“说起茅山青锋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不得不提起它背后的故事,其间从2003年至2011年的8年商标保卫战更是曲折动人。”王柳松感慨地说。

那是2003年春季的一天,邻县一茶企及工商部门发来信函,要求茅麓茶场所有包装停用“茅山青锋”标志。其理由是有关部门已经注册了“茅山”所有商标,这对茶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对此,王柳松沉着应对,搜集相关资料,开始了商标保卫战,历经8年,官司一直打到国家商标局及最高人民法院,在事实与法律面前,最高人民法院裁定茅山青锋公司胜诉,2011年1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发4102200号商标注册证,准予茅山青锋注册。

2012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茅山青锋”品牌已达6.39亿元,跻身全国名绿茶之列。

2017年10月28日,茅麓茶场举行了茅麓茶场建场百年庆典。百年华诞,对于一个农业茶叶企业来说省内没有,国内少见。整整一个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瞬间即逝,但对一个茶场的诞生、成长、发展而言却是曲折坎坷,漫长而艰辛的,真可谓: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回首往事,茅麓茶场确实走过了一段“马鞍形”的发展之路——

1949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几近荒芜的茅麓农林场,改名为苏南军区茅麓农林场,后又改为国营茅麓茶场,成为江苏省建场最早、规模最大的国营茶场,此时不仅茶场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且带动并支持着省内丘陵山区茶叶的发展,金坛的方麓茶场、石马茶场等规模茶场不断兴起,规模扩大。1974年,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建一百个年产五万担茶叶的重点县,而金坛就被列入其中。改革开放之前,茶场实行的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挂着国营的牌子,小日子过得比其他农民好,是人们务工的向往之处。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茶场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旧体制的弊端日渐暴露,茶场入不敷出,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截至2002年,债务总量近2000万元,工人工资拿不到,茶树管不好,成品出不来,面临倒闭破产。

茶场要往何处去,困境中如何求生存,一直困扰着茶场职工和当地政府。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时在金坛县教育局任副局长的王柳松对茶叶和茶场有着特殊的感情,时刻关注着茶场发展,在政府很难找到人选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刻,他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挑起了这个担子。

面对茶场这个烂摊子,王柳松带领他的团队开启了攻坚克难的改革。他首先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将场部行政机构的110个干部编制精简到28人,让每个人都有事干。二是分田到人。国营场圃分田到人省内还是首次,顶着压力,硬是把近万亩茶田按每人6亩分到茶农。三是股份合作。成立起茅山青锋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个个入股,成为了全省最大的茶叶生产股份制企业。具体操作上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做到三分六统。三分:即分田到户、分户管理、分户采摘鲜叶;六统: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收购鲜叶、统一结算、统一加工制作、统一对外销售。改革激发了职工的潜在热情,职工全身心投入到了茶田管理之中,改革次年的鲜叶产量即成倍增产,职工收入显著增加,优质鲜叶提升又为青锋茶制作提供了好原料,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逐步形成。茶厂的改革为全省国有场圃改革创造了经验,省有关部门要求在全省推广。

原茶场九工区职工周国平改制前端着吃不饱的铁饭碗,游手好闲混日子,出工不出力,每月十号指望发工资,改制后像换了个人,把家里的十几亩茶田管理得井井有条,仅卖给公司的鲜叶就近十万元,小日子过得红火了,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了。原茶场三工区职工曹建华,以前做事认真踏实,但辛劳得不到好报酬,改制后不仅管好自己的茶田,还到周边去承包了土地种茶,妻子还在茅麓街上开了茶叶店,现在盖了楼、买了车,成为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典型。茶农田兴力说:“现在我们只要能产出好的鲜叶,卖给公司马上就拿现钱,而且公司每年还给我们二次分配。”据王柳松介绍,这十多年来,公司二次分配给茶农的资金已超1000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电网改造、道路建设等公共事业建设也已超过1000万元,如今500多茶农与公司已深度融合在一起。难怪茶场职工都在说:“来了王柳松,大家都轻松。”

与其它农作物一样,要高产优质,首要的还是好的品种。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茅麓茶场就逐步引进良种茶树,到1983年,茶场五工区建立了“茶树良种繁育站”,引进了“龙井长叶”浙农113等品种,建起了320亩母本园。1992年8月,国家农业部和江苏省农林厅正式将茶场列入了全国无性系良种茶树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全国仅两个),引入了30多个良种茶树,十多年中共育出3000多万株良种茶苗,不仅满足了本场、金坛的茶苗种植,而且支援了周边地区,其中供浙江等邻省200多万株。从传统茶树到良种茶树的演变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确保了青锋茶有一个好的原料基础。

良种的推广加体制改革后茶农的鲜叶生产能力提升使得鲜叶的产量大增,而公司当时的制茶工艺仍是靠一只铁锅一双手,每人每天最多制干茶3.5斤左右,100只锅制350斤干茶,而春茶高峰茶农可日采摘9000斤鲜叶,可制2000多斤干茶,传统的制茶工艺已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问题迫在眉睫,让公司领导夜不能寐。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找到解决的钥匙。在省内外茶叶专家,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浙江茶企等专家的帮助下,一项制茶工艺改革的攻坚战在茶场打响,两年时间,数百次的试验,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让机制茶按着制茶人的意愿进入到工艺流程,最终茶质毫不逊色于人工制茶,2005年,茶场建成全省首条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机械化生产流水线。这一历史性的突破让一条机械制茶流水线日产1吨优质茶,是以往100只锅数百人手工制茶产量的6倍。机制名茶的突破不仅解决了茶场鲜叶收购高峰的困境,大大减轻了制茶的劳动用工和强度、制茶效率等问题,而且使茶叶走向了标准化生产,让茶质更稳定。该项目也荣获了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如今,在漂亮而宽敞的茶场总部,我们依然可见解放前的制茶厂房及设施。它见证着历史沧桑,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不平凡的过往。昭示人们抚今追昔,不忘初心。

茅麓茶场的发展也离不开无数知青的奉献,那是红旗漫卷,豪情壮语的年代,是城里年轻人奔赴农村广阔天地,用稚嫩的肩膀拖拉犁铧的年代。当年先后有300多名从南京、常州、金坛来的知青分布在茅麓茶场九个工区“安营扎寨”。在漫长的蹉跎岁月里,知青伙伴们春天撒粪施肥、整地播种;盛夏,顶着骄阳,挥汗如雨,一遍遍锄草、拔草、担粪。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他们收玉米、打碾、晾晒;隆冬,顶着风雪翻地、挖坑,准备来年开春栽树。到了晚上,每个工区都会传来口琴声、二胡声、歌声,《喀秋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那优美的旋律在旷野中回荡。

2018年10月26日,来自南京、常州、金坛三地近三百位知青和茶场的老职工相聚在茅麓茶场,寻找青春的记忆。

这一天,王柳松董事长心情非常愉悦,在会上,他激情满怀地说:“在人生的旅途中,茅麓茶场已成为你们的‘第二故乡’,你们用艰辛的劳作,聪慧的知识,为茶场的基本建设、技术革新、精神面貌的改变,奉献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亲,亲不过故乡人;香,香不过故乡茶。茶场今天的辉煌,也有你们的一份辛劳,有首歌唱的好,叫做‘常回家看看’,茅麓也是你们全体知青朋友的‘家’,欢迎大家经常回来观光、指导!”

无疑,茅山青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柳松的胸怀是宽广的,在百年庆典仪式上,他用了丘吉尔的一句名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立身处世,拥有什么样的胸怀,直接决定了其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找不到自由的空间。

拥有如此大格局的董事长,茅麓茶场的未来一定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 (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赵柳方)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