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生荣:绿叶对根的情意
裴生荣:绿叶对根的情意
江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裴生荣特别喜欢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其实,裴生荣就是一位有情有义的汉子——
“茅山给了我山一样的胸怀”
1967年10月12日,裴生荣出生于茅山脚下薛埠镇建国大队第6生产队。因裴家是乔迁而来的外地户,从他懂事开始就知道家里穷。贫苦和饥饿,一直伴随裴生荣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好在裴生荣的母亲是一位朴实能干而又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她精打细算,把每一粒米,每一分钱,都在家里用得恰到好处。虽然日子很贫穷,但是在妈妈的精打细算之下,裴生荣和哥哥,加之后来降生的妹妹能够坚强地活了下来。她在家里用最简单、最质朴的举动启蒙着裴生荣,使得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立身做人的道理。
一年的除夕之夜,裴生荣得到了两分钱压岁钱,这对于裴生荣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这两分钱可以买到他最最喜爱的梨膏糖了,可到了镇上,他东转转西瞅瞅,还是买回来一盒火柴。
当母亲欣喜地看到裴生荣小小手心里攥着的新火柴时,竟喜极而泣,一把把儿子揽进怀里,喃喃自语道:“我家毛娃出息了,我家毛娃出息了。”原来,母亲为了节省火柴,常常拿着草把去领居家“过火”,这一幕,让裴生荣觉得母亲太辛苦了。
在父母的眼里,裴生荣永远是个“不安分的人”。初中毕业后,就缠着父母要到外面“闯世界”。拗不过孩子的纠缠,父母只好从亲戚家借来十几块钱,让他去金坛做“生意”。一开始,他批发冰棍。赤豆、奶油、果汁三种冰棍,每天批300支,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沿着田间地头叫卖。后来他发现茅山脚下有大大小小60多家矿场,每天工人进进出出,拉石运货,到了下午就灰头灰脸、饥肠辘辘出来找食充饥。他就去金坛批发苹果拿到矿场卖,生意还不错,每天要卖掉一蒲包。
一天,他照例从金坛批来一蒲包苹果,往矿场骑去,由于山路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崎岖不平。草蒲包散了架,苹果“哗”的滚了一地,有的滚落到路边的水沟里。浑身是汗的裴生荣瘫坐在地上,眼泪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哭归哭,稍稍休息后,他脱下裤子,将两条裤腿用绳子一扎,将散落的苹果捡起装进裤卷里,往脖子上一挂,继续到矿场去将剩余的苹果卖掉。
做小本生意,裴生荣不仅挣了一点钱,也收获了爱情。结婚那一天,他喜滋滋地将村中长辈请到家里喝喜酒。本来是件开开心心的事,可他父母却躲到灶披间哭。原来,他们怕村里人说闲话,老大还未成家,老二却捷足先登,压住了老大的“囍”,以后老大就要打一辈子光棍。听到这里,裴生荣心里酸酸的,当即对着父母发誓:“只要老大有了对象,老大结婚的开支我一个人承担。”果然,两年后老大成了家,裴生荣包了5万元的大红包。
由于肯吃苦、善动脑,他被薛埠镇党委书记看中,被招聘到镇工业公司当经理。经过几天的调研,裴生荣对党委书记说:“要想把镇里的经济搞活,必须管控矿山的开采。”他随即成立了“矿管办”,对矿山开采采取“三统一”举措,即统一矿主招标,统一火工品采购,统一对外供货。“三统一”不仅保证了矿山开采的安全,而且控制了价格,解决了互相压价、以次从好等现象。
1998年,政府体制改革,不在政府编制内的他再一次回到了茅山。
“打起背包再出发”
生活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苦难,就是上帝对你的垂爱,它根植于人类的漫长历史,也深入到人的心灵土壤中。如果你坚强地走过困境,勇敢地战胜苦难,你就会惊讶于自己的忍耐和伟大。
没多久,新华人寿保险了解裴生荣的工作能力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上门邀请他到金坛新华人寿保险担任区域代理人,他开始了事业的另一个新起点。
2002年,在金坛市新华保险公司的一次竞聘上岗过程中,他参与竞聘公司副总的位置,靠着多年扎实的积累和业绩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从一名普通业务员竞争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这次竞聘异常激烈。尽管当时他还有些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位,但他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金坛市新华保险公司很快风生水起,从一个小公司一跃为几百人的大公司。作为一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的老总,裴生荣一直认为帮客户解决困难是一种幸福。他曾经到一个企业说服企业老总为员工购买人身保险,却被老板娘断然拒绝。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追问原因。听了老板娘的讲述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家企业的老总刚好在最近出了一起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将老总逮捕,企业的账号也被冻结,直接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老板娘心急如焚,根本无心听他介绍保险业务。裴生荣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这家企业是一家包装厂,员工都是聋哑人,是金坛市有名的残疾人企业。老总在外地出差,看到驾驶员连夜装货非常疲劳,就主动要求帮驾驶员开车。在行驶过程中,前方不到五百米有养路工人在修路,老总看到时刹车已经来不及,慌乱之中将养路工人撞伤成为植物人。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时,司机就将责任全部推给老板。公安机关将企业的老板逮捕,银行账号冻结。裴生荣当即通过正当渠道去浙江省公安厅和交通厅了解情况。他跟相关领导据理力争,他认为这起交通事故错不在驾驶员,而在于交通部门的交通管制不严格。道路维修需要在两百米之外设置交通防护设施,通知司机减速慢行,前方有人维修。而这种没有交通防护设施造成的事故,80%的责任都要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承担。通过一个晚上坚持不懈的谈判,第二天早上十点钟,相关部门终于将企业账号开通,把那家企业的老总释放。当地的群众听闻,都纷纷说裴总不是救了一个人,而是救了一家企业。
在总经理裴生荣的带领下,金坛市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取得了客户续保率同行领先的成绩,成立9年来,保费突破8000万元,理赔案件达到422件。
金坛新华人寿保险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理念。在回馈社会的同时,更不忘关怀社会弱势群体,2005年以来,裴生荣个人先后以无记名的方式向华中等多名贫困学子无偿捐款1万多元。金坛新华人寿也常常给金坛市、薛埠镇、朱林镇、直溪镇、白塔镇的敬老院赠送衣物和食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爱心送温暖,开展无私奉献、献爱心活动。2007年以来,公司在重阳节期间先后对薛埠、白塔、城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慰问活动,公司员工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赠送水果、大米、食油等日常生活用品。2008年汶川大地震,新华公司第一时间对四川同胞伸出援手,进行捐款。2008年教师节期间,该公司又为殷雪梅小学、城西小学等学校教师赠送爱心早餐,同时还为殷雪梅小学10多位优秀教师每人赠送了一份价值6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裴生荣的家乡金坛,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金坛万丈”而闻名。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毗邻江南新四军革命根据地。“最后一粒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单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老百姓支前抗战时流传的一首歌谣脍炙人口。如今,裴生荣执著的爱军热情依然不减。自从2005年裴生荣被驻地武警中队聘为名誉指导员以后,他便把中队当作了拥军基地,为部队添置了电脑,建起了科技拥军图书室,他还在中队设立了一个“爱警习武奖”,定期奖励那些立功受奖的官兵,鼓励大家刻苦训练,建功军营。2008年春节期间,公司专门为100多名江苏武警金坛藉官兵赠送了价值1000万元的平安保险,为此,总经理裴生荣被作为特邀嘉宾,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
“看到年迈的双亲承受着丧子之痛,整天以泪洗面,我的心别说有多难受。当着老人的面我郑重的说,烈士走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孝敬您们,从今天起我就是您们的儿子,以后的日子,您们有什么难处只管找我……”这,又是裴生荣对烈属的一份庄严承诺。
86岁的军属梅晓英老人,一提到裴生荣就眼泪哗哗流下来。她的丈夫李克富是1942年参加新四军陈毅独立团的老革命。不但参加过天目山战役、黄桥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而且屡获得战功,在莱芜战役中荣获二等功、孟良崮战役中荣获一等功。梅阿姨家的电灯坏了。裴生荣知道后,特意挑选好了新的灯泡,这次来帮忙换上。其实电灯坏了已经有些时候,她一直没有告诉裴生荣,因为知道他工作忙,不想麻烦他。装完灯泡,裴生荣拿出新买的衣服和鞋子,叫阿姨换上,试试看大小合不合适。阿姨的衣鞋尺码他都记在心里,老人穿上新衣、新鞋,非常高兴。娘儿俩坐在小院子里唠起了家常。老人告诉记者,裴生荣对他和像她一样的烈军属照顾有加,让他们感动,有时候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多年来,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他都风雨无阻、不离不弃,悉心呵护着远在乡下的老人们。裴生荣说,老人不缺钱和物,缺的是精神上的关心。而老人也早已经把裴生荣当做亲人,老人们会像想儿子一样盼着他来,但有时候心里也很矛盾:老人知道这个当老板的“儿子”工作事多,不想给他添麻烦。孝义行动,这不仅是一份承诺,一份坚守,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最真实最质朴的情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裴生荣耳濡目染的感召下,儿子、侄子、侄女全部被送进了军营锻炼。他欣慰于下一代赶上了好时候,并在军营建功立业。儿子裴露在徐州武警某部当兵,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小家伙摒弃了同龄人的娇气与任性,在父亲艰苦创业、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染下,几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周顺海、做好事不留名的爱心故事在警营传为佳话。裴露常去离家不远的一家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解闷,还和9岁高龄的季奶奶建立了深厚情谊。当兵离乡那一天,他和季奶奶约定:等老人百岁大寿的时候,一定回来为他祝寿。当带着军功章的裴露在父亲的陪同下,出现在老人面前,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无独有偶。侄女裴霞在内蒙军区成为一名女兵,她牢记伯父的教导,苦练军政素质,不但考上了军校,还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南京理工大学深造。
花香自有蝶飞来。裴生荣致力于拥军事业,一直奉行“先做事,再做人”的原则,十年如一日,逢年过节慰问到军营,先后多次进哨所班拍,为入伍新兵、退伍老兵送保单、奖励见义勇为者,慰问光荣院和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不忘看望老红军、老八路,捐资贫困学子,送温暖,做善事,其先进事迹多次为省、市以及中央新闻媒体报道,并入选2015年江苏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撰的《江海鱼水情----江苏省新时期双拥先进个人事迹汇编》。
心会跟爱一起走
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自古以来,金坛就是钟灵毓秀之地,素有“江东第一福地”之称。这里不仅物产丰饶,且名人辈出。自唐至清,百年间登进士者22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1人、探花2人。代代人文荟萃,如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羲、戴叔伦,明代大医学家王肯堂,清代书坛高手王澍,朴学大师段玉裁。当代,更有数学泰斗华罗庚、地质学家孙枢、生物学家王志新、物理学家周远、人造地球卫星功臣钱骥、法学家扬兆龙、教育家段力佩等,皆成学林之杰。
现如今,金坛的荣耀,如何重新开始?
裴生荣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不安分”的基因。当他看到金坛民办书画组织作为“体制外”的机构,层次低、体量小、能力弱,难成大气候这一客观事实,便下决心以现代视野、历史眼光为格局打造一座别具一格的书画院,把书画院定位为“体制内”文艺工作助手、书画家的家园、国内外艺术交流的桥梁。
2017年4月9日上午,位于常州金坛区的江南书画艺术研究院张灯结彩。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江南书画艺术研究院举行。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主任郑必厚,江苏省公务员书法协会副主席吴佳俊、原金坛政协主席孟济元、全国知名书法家范石甫、江南书画院院长裴生荣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主任郑必厚将审批文件交到江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裴生荣手中。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是经过文化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合法资格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通过考试形式对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平进行测试和检验,并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为传承书画艺术、普及书画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工作开展十余年来,数十万人参加了书画考级。去年,全省参加考级人数已达11万人,仅常州地区达3万人。
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主任郑必厚对考点充满信心满满。作为金坛区首家民营非营利性书画团体——江南书画艺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以书画艺术交流为载体,立足金坛,放眼全国,致力于开展书画艺术创作、研究、培训等,在推动当地书画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建了书画艺术研究院,裴生荣更加忙碌了,但拥军一直没有停止。2020年12月22日,98岁的徐元甫、94岁的袁有卿、92岁的夏夕生、89岁的仲金林4位抗战老兵来到研究院接福纳寿,非常开心!裴生荣特意为抗战老兵送上爱心大礼包,以表达对革命老前辈无限敬仰和节日祝福。
采访结束,在去市区宾馆的路上,裴生荣又开启了他的车载音响,毛阿敏的《绿叶对根的情意》扑面而来: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赵柳方)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