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十三五”以来,贵州通过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发展12个特色农业优势产业,让农民融入产业链、价值链,一改过去农业“小、散、弱”的窘境。仅2019年,全省通过产业带动了111.8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0月14日,人民日报)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脱贫攻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是产业扶贫。但在选择和发展扶贫产业时,要做到未雨绸缪,着力规划和培育好相关配套产业。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仅仅局限于完成扶贫任务、短期获益;也不能好高骛远,最后设定的目标实现不了。贵州位于中国西南腹地,自党的十八大到2019年,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从最初的923万人减少到现在的3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最初的26.8%下降到现在的0.85%。目前,剩余贫困人口基本达到脱贫标准,未脱贫县基本达到脱贫条件。这里面的根本之策,就是在于贵州因地制宜,发展了产业。
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三重任务叠加的关键阶段,产业扶贫必须要破解“脱贫、富民、振兴”同步推进的难题。“当前贵州正在发展高附加值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双龙镇标准化蔬菜基地规划面积1.1万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覆盖贫困户232户1096人,发展绿色有机蔬菜。”贵州发展产业,切实做到了重在群众受益,诚如人民日报所指出的:“仅2019年,全省通过产业带动了111.8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从这个角度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发展产业不仅是实现脱贫、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也是确保持续增收、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放眼长远、提前谋划。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培育,不断完善扶贫产业链条,才能真正让群众脱贫致富。地方有了稳固的产业链,即便收益一时受影响,来年仍有盼头。所以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攻坚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者:云君)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