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江苏各地广泛探索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体系联动 工作联合 问题联解

2025-02-05 10:19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1月27日全文发布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探索建立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提升监督刚性”。在全省各地,人大监督与党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尝试衔接、贯通、协调的改革,已有广泛探索,并取得监督选题更准、效果叠加、刚性增强的成效。

民生破题,从小切口寻路径

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去年8月22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多了一个“联合主办方”——徐州市纪委监委。

“下一步如何针对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进行心理危机排查?”“如何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纳入学分评价?”“怎样加强和规范对殡葬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专题询问围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学生营养餐和殡葬管理三方面工作。这是双方首次尝试监督贯通衔接后,共同选定的监督指向——群众反映强烈的3个民生热点。

去年4月以来,徐州市人大和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座谈交流、随机走访、重点抽查、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方式,对三方面工作开展多轮次深度联合监督。目前,双方已督促民政、教育、公安部门落实牵头整改责任,实现溺亡未成年人数同期下降57%,对83名未成年人帮教矫治,促成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24小时开通;推动全市28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整改,改扩建50所学校食堂;促进全市殡葬告别服务费平均降幅超过30%,市级经营性公墓销售均价降低近2万元。

“徐州市出台加强人大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的实施意见,围绕民生热点开展联动督查,有力提高监督质效。”今年省人代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评价说。

省内监督贯通协调探索中,许多地方选择从民生破题,直面民生热点,在小切口监督中求实效。在镇江市丹徒区,从文明养犬到噪声扰民、从林木资源保护到传承历史文化、从住房安全到行洪安全,“人大+检察”监督合力推动公益诉讼守护民生福祉。“在区人大、区检察院和区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下,大运河附近的相关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运河周边环境也焕然一新。”镇江市丹徒区十七届人大代表江镇祥点赞道。

在太仓,市人大和市纪委监委对沙溪镇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情况开展“联督问政”专项督查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开性、公平性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联合成立专项督查组,深入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现状、资产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集体企业优化资金配置、拓宽筹资渠道,科学合理编制长远发展目标。

“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方式方法虽有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能否最大限度解难题、求实效,是检验联动监督成果的重要标尺。”徐州市泉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王铁军说。

在徐州市泉山区,人大、纪委监委开展以“整治不正之风、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为主题的联合专项活动,收集意见建议581件次,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微实事”179个。以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联动监督为例,针对一些“久治不决”地点,由人大、纪委监委、属地纪工委、派驻组等组成的4个联动监督组,围绕工程治理任务完成、资金使用、质量监管、项目验收、干部作风五方面开展全程嵌入式监督,推动完成21项积水点治理工程,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25条,对区农水局等职能部门下发工作提醒函5份,对2名项目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

协同融合,找好选题增实效

保障现制现售饮用水安全、完善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高标准农田管护、保障肉食农产品安全、盲道治理……去年,丰县检察院开展的这些检察监督工作,选题分别来自“六长”。

所谓“六长”,是指地方党委书记、政府首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党委政法委书记、检察院检察长。2023年以来,江苏检察机关探索提请“六长”围绕党委政府关注、代表委员关心、政法工作重点“出题”。这一重要的监督指向转变,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落笔”更准。

2024年,全省市、县两级院121家检察院共提请“六长”出题702项。其中,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共出题221项,占三分之一,选题主要涉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红色资源保护、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更全面精准,由其出题,既可以找准为民服务的‘靶向’,又有利于推动代表委员建议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省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说。

“你点我督”是促进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协同融合的一大创新举措。江苏多地检察机关通过深挖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库,将其转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为建议提案落实提供刚性支持;有的广泛向人大代表征集公益诉讼线索,拓展衔接转化的信息源。比如,金湖县检察院根据人大代表建议,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消防救援和住建部门理顺某居民住宅小区消防设施应急维修程序,为解决面上应急维修程序启动难的问题积累经验。

推动多方监督力量“攥指成拳”,各地不断健全完善监督贯通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南京市秦淮区和镇江市丹徒区均出台了实施意见或工作办法,建立了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启东市人大常委会也就细化人大司法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出台办法。启东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李兵认为,人大司法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专业优势,有效增强人大司法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拓宽人大代表参与的范围和渠道,也促使检察建议更有温度。

贯通协调的机制还为被监督方减了负。如东县人大常委会与如东县委政法委联合出台办法,试行人大司法监督与政法委执法监督衔接机制。去年以来,两方定期交流会商,在内容交叉的监督事项中开展联合监督,努力实现监督实效“1+1>2”。“一年来,‘两院’接受案件评查频次明显缩减,政法干警公正司法、执法为民的意识显著增强。”如东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许亚军告诉记者,如今,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司法部门专项工作报告时,提前向他们通报,以便与县委政法委的专项监督相结合;县委政法委也会将日常监督内容融入到县人大部门评议工作中,为人大规范评议、科学评议、高效评议提供坚实保障。

组合行权,共同监督强刚性

2024年,启东市检察院从人大代表提出的医保基金监管、红色资源保护、社区消防安全等建议中摸排出公益诉讼线索38条,立案10件,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9份,通过“代表建议+检察建议”助力实现民生愿景。

这样的组合行权、叠加发力,让代表建议办理更有力,也让监督更具刚性。在丹徒区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长江岸线行洪安全整治建议进行重点处理时,区检察院在案件办理中邀请代表参加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联席会议、送达检察建议等工作,在案件办理后及时向代表反馈情况。经过共同督办,办理建议的水利部门、国土部门及属地政府等联合推动涉案现场建筑物拆除。去年1月,面积共计两万余平方米的涉案违法建筑物全部拆除完毕,并通过水利部门验收销号。以该案办理为契机,检察机关对全区长江干流岸线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影响行洪安全问题进行摸底式专项监督,取得良好监督效果。

在处理太仓市人大代表对简化业委会成立流程、加强对物业监督的建议时,太仓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挂牌督办,在广泛调研、系统梳理物管领域突出问题基础上,太仓市纪委监委在全市部署开展专项治理,紧盯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纠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在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共立案调查12人,采取“第一种形态”处置2人,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涉1人,推动解决物业领域突出问题14个,有效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探索开展人大监督与纪委监委监督衔接贯通协调机制,并出台相关办法和实施意见,不仅有效破解了人大监督工作刚性不够的问题,形成了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合力,还通过建立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措施互补、成果互用,有力有效地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朱有华认为,与纪委监委协同监督、高质量联动监督,是强化人大监督、探索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监督的有益尝试,也是提升人民监督质量的一个思路举措,值得重视和完善。

让更多的监督方式贯通协同,这样的改革也在试点。盱眙是苏北唯一的全省基层监督体系试点县,当地人大与县委巡察办共同开展水库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情况专题视察,与林地资源领域纪巡审财统专项巡察工作同步,联合审计部门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力度,建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的工作机制,针对殡葬服务领域价格收费不合理问题形成专项调研报告转交县纪委跟踪跟进,借力纪委、组织部对人代会选举和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从过去监督主体“各自为政”,到如今各类监督同向发力、贯通协调,监督体系优势正在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记者 陈月飞 顾敏 陈珺璐 卢晓琳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502/t20250205_s67a29e1ce4b04dff9907c787.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