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四省区党报联动聚焦“种业振兴行动” 一颗太空种子的神奇之旅

四省区党报联动聚焦“种业振兴行动”
2023-03-06 14:44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航天育种,则打开了作物“芯片”密码。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持续迈进,一批又一批农作物种子跟随神舟系列飞船在太空遨游。落地后,它们如天女散花般“旅行”到各个省份,经过6至8代的地面培育形成稳定优良的新品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全国两会期间,新华日报联合黑龙江日报、内蒙古日报、南方日报,跟随一颗颗遨游过太空的种子,感受其在全国各地蜕变应用的神奇之旅,连线四省区代表委员,共话种业振兴。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代表:

一块“好薯”,甜到百姓心里头

□ 新华日报记者 张 宣

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定期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为孩子们“太空授课”。这其中,就有航天员汤洪波上过的《种太空红薯》——伴随汤洪波从老家一路飞上太空的小红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已经发芽。

红薯,又叫甘薯,不仅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也是加工产品极为丰富的原料作物。在空间站里,它是太空种菜的重要作物之一;在地上,它给农民致富带来“薯”光。眼下正是北方薯区甘薯育苗季,在徐州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示范种植基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强培育出的优良甘薯已埋入土里进行育苗。

“甘薯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徐州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甘薯理想的种植地。”李强告诉记者,每年初春,研究人员会挑选优良甘薯品种埋入土里育苗。近年来,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多个优质甘薯品种,如“徐紫薯8号”“徐薯37”“徐薯48”等,既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徐紫薯8号”产量高、花青素含量高、适应性强,是推广面积最大的紫薯品种;“徐薯37”淀粉含量高、品质好,适合加工;“徐紫薯3号”则被引入云南种植,称为“云紫”,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提到近年来甘薯科技创新成果,李强娓娓道来。在省内带动数万农户致富的同时,李强还带领团队走出江苏,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多地百姓增收致富。

除了甘薯,徐州市农业科学院还育成“徐麦”“徐稻”“徐豆”“徐花”等一大批优良农作物品种,“徐麦44”创下徐州小麦高产纪录、亩产达786.9公斤,“徐豆23”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8%。“我们将继续加紧种质资源的收集,加大育种技术研发力度,并花大力气建立繁育体系,为种子打造‘舒适安逸’的生长环境。”李强说。

李强围绕种业安全、农业科技等方面准备了建议。“今年全国两会,我将提出关于加快国家植物品种测试中心建设助推种业振兴的建议,推动测试中心早立项、早建设、早发挥作用。”李强说,参会前,他征求了植物品种选育、测试人员的意见,了解到目前由于测试容量和人手不足,导致申请品种保护周期长,一些名特优物种还没有列入保护名录。“这会影响高效物种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李强说,加快测试中心建设,将有利于提升植物品种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原始创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研究员聂守军代表:

一枚稻种,“北战南征”脱颖而出

□ 黑龙江日报记者 周 静

3月的黑龙江,白雪还覆盖着黑土地。可有一些种子,早已从这里南下,在海南省生根发芽。

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的东北农业大学南繁育种基地,有一块稻田已经到了分蘖盛期。

“这是经历了一次完美太空旅行的水稻新品种‘东富138’。”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成员、副院长王敬国介绍,2022年12月4日,在他们团队和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市(甘南)双河农场的共同努力下,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东富138”成功着陆。

重新回到黑土地的“东富138”在科研人员的接力中,一刻也没有停下脚步。经历了短暂的身份确认,2023年1月3日,它就飞越4000多公里,来到了三亚。在经历了浸种、播种、插秧等一系列农事操作之后,现在的“东富138”正在健康茁壮地生长着。

“再过两个月,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东富138’就可以回到东北农业大学和双河农场,在这片最初培育了它的黑土地上,把它在太空中积累的成长空间呈现在世人面前。”王敬国对那一刻充满期待,“让我们共同见证它精彩绽放的时刻。”

在黑龙江,还有很多种子像“东富138”一样,在“北战南征”中完成自己的创新历程。

“寒地水稻一年一熟,想要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必须保证高产,同时兼顾优质、抗病、耐寒等诸多特性,从而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更多的优质龙江粮。但想要将有利性状结合起来却绝非易事。”据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聂守军研究员介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的育种专家们通过不断创新,打破技术瓶颈,选育了一大批优势明显的寒地农作物品种,仅2022年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就达424个。其中作为该省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审定数量占一半以上。

聂守军代表介绍,“北战”,就是一个筑基垒台、“打熬筋骨”的过程,“南征”则是加代育种,通过“加速器”帮助这些品种加速育成,育种年限可缩短三四年,育种周期缩短1/3至1/2。

一年年的“北战南征”,不断推动寒地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一个个突破性品种脱颖而出。聂守军团队以“绥粳4号”为母本、“东农42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绥粳309”就是其中之一。“近两年累计推广近100万亩,增产稻谷近4.6万吨,新增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2023年被推介为黑龙江省主推品种。”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代表:

一杯牛奶,倾注满满“中国芯”

□ 内蒙古日报记者 韩雪茹

内蒙古作为许多航天器起飞、着陆的温暖母港,与太空育种有着“不解之缘”。从2008年首次将甜菜种子送入太空,到2016年5种内蒙古优势畜禽的体细胞随实践十号卫星进入太空,越来越多的内蒙古“种子”开启太空之旅。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提高乳、肉、粮单产水平,除了要改善地、水、肥、饲等条件,还要在农作物、畜禽育种上取得更大突破。

一粒种子,遨游太空后会发生什么?

从马铃薯、大豆、向日葵、中蒙药材、牧草等内蒙古特色优势作物完成太空之行,到优质种质资源服务于农牧业生产,航天育种在助力种业振兴上发挥重要作用,从产量到品质影响着相关产业发展。

内蒙古地处“黄金奶源带”,是全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全国每消费5杯牛奶中,至少有1杯来自内蒙古。

奶牛好,牛奶才好。在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看来,在现代奶业发展中,奶牛良种是奶业生产的根基,优质高产奶牛直接影响奶源供应。蒙牛集团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链条发力,按照“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好链”的思路,创新驱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着力提高牧场养殖管理水平,强化牧场自繁能力。蒙牛集团在奶牛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未来还将成立奶牛营养研究院和健康研究院,进一步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和奶牛自繁能力。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依托性别控制技术、体外胚胎工厂化生产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奶牛。蒙牛集团旗下现代牧业与首农集团强强合作,成立现代奶牛种业科技公司,在育种核心群构建、基因组选择、胚胎生产与移植、优质冻精推广及种牛自主培育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史玉东说。

用“中国芯”打造一杯好奶,蒙牛集团加大力度建设产业园区,增强国内自繁奶牛供给能力,带动内蒙古奶业快速发展。

史玉东介绍,“十四五”期间,蒙牛集团将启动“万吨奶”计划,并制定目标:到2025年推动新建44座牧场,目前建成21座、在建21座,规划筹备中。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8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达15家,农作物良繁面积达130万亩。去年,内蒙古建成60个“看禾选种”平台,举办4场“赛畜会”活动,推动良种进场入户。

今年,内蒙古着力育企延链,想方设法培育龙头企业,既支持像伊利、蒙牛等大企业“双牛鼎力”,也支持更多乳企、肉企、薯企、绒企在千里草原“百花齐放”,全力推动乳肉薯绒产业链做大做强、玉米千亿级产业做精做强。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青梅代表:

一粒花生,“上天入地”助力创新

□ 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马立敏

南粤春早,万象更新。在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万绿智慧农场内,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台台无人驾驶插秧机在田间行进,不到一会儿工夫,秧苗成行成排,绘成春天里的一道道“五线谱”。

这些青翠的秧苗,便是航天育种水稻“华航51号”。

“去年7月,省市农业专家现场测算收割的‘华航51号’水稻产量,亩产达1075斤,比普通水稻产量高5%左右。”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青梅介绍。

同样扎根于这片农场的,还有随神舟十三号在太空遨游了183天的“火豆”花生种子,这是首次从广东选种再回到当地培育的太空种子。科研人员已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将为全国花生育种提供新的灵感。

时间回溯至1996年,作为我国航天育种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组建成立,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空间站、探月工程等开展了29次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培育植物新品种72个,新品种推广应用超过6000万亩。“经实践检验,植物航天育种成果有力促进了广东的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并受到产业端高度认可。”谢青梅说。

航天育种助力种质资源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擦亮种业“芯片”。“我们将利用好宝贵的搭载材料,集聚多学科、大团队开展协同攻关,进一步提升航天育种科研水平,突破种业‘卡脖子’关键问题。”谢青梅表示。

谢青梅还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成员、广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曾奔赴南方15个省区160多个地点开展培训、指导、咨询等工作,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多个。“通过走访调研,我了解到,农业生物育种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高,由此产生一些现实问题,要从提升种业持续创新能力方面发力。”

在谢青梅看来,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必须让种子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研不能脱离生产实体的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我们除了技术攻坚,也要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大量科技成果在实验室里产生,要通过科技特派员队伍将这些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发展上。”

“种业要发展,还离不开人才。”谢青梅进一步建议,强化种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深化院校种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加大种业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和改进种业科技人才岗位聘用和评价体系。“同时,要考虑制定育种工作相关奖补政策,在获得新品种证书之后给予补助,继续支持新品种优化;对长期坚持一线育种的企业和人员,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或奖励性补助,促使他们保持定力、激发动力、增强成就感。”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303/t20230306_3175025.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