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绘就干部担当画卷
综合施策,让“不善为”干部能为善为。(1月10日,人民日报)
古往今来,干部的作为与否、如何作为,向来关乎天下兴衰、百姓福祉。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宏大篇章中,掌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方法,犹如握紧了一支绘就担当画卷的妙笔,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
“有所为”,当如“领航之帆”,找准方向,主动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干部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需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复杂局势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恰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部队伍前行亦要紧扣中心工作,就像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里,要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将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难题置于突出位置,如勇士般攻坚克难、破障闯关;在产业发展中,立足地区实际,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找准高质量发展路径,方能扬帆远航,让发展之舟破浪前行。这便是“有所为”的正确航向,是干部践行使命的关键所在,彰显着干部队伍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担当情怀的生动诠释。
“有所不为”,应似“定海神针”,坚守底线,稳住阵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干部队伍若一味追求“事事为”,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蛮干,那只会陷入混乱与低效。“有所不为”绝非不作为,而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坚守实事求是的底线。就像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的“不要四面出击”,需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当下,各地发展条件各异,东部地区可凭借优势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西部地区则宜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干部不能搞“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更不能为了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工程。要深知“不为”是为了更好地“为”,唯有不为空想所误、不为虚声所惑,才能如定海神针般稳住发展大局,确保所为皆有成效,真正对得住人民的期盼。
“能为会为”,犹如“智慧锦囊”,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时与势如风云变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并非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干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力,以发展的眼光去审时度势。要如诸葛亮手中的锦囊妙计一般,在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下,精准判断何时该为、何事可为,何时需不为、何事当舍。利用好每一个有利时机、每一项有利条件,主动调整工作策略,把握好“为与不为”的时度效,让智慧在担当作为中熠熠生辉,展现出干部队伍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过程思维,契合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敢为善为”,恰似“奋进号角”,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干部队伍建设要鼓励青年干部在该“有所为”之时,鼓足勇气、敢于担当,更要善于作为。不能因害怕犯错而畏首畏尾,要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地去实践、去探索,在时代的舞台上尽显身手。面对困难挑战,奏响奋进的号角,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行动,书写干部担当作为的精彩故事,让“敢为”的气魄和“善为”的能力成为干部队伍的亮丽底色。
“有所为有所不为”,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广大青年干部唯有深刻领悟其中的真谛,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从全局角度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好这一方法的精髓,方能在干部队伍建设的画卷中,绘就浓墨重彩的担当之笔,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