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靶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推进基层卫生院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整个卫生健康行业必须回答的一道问题。
高质量发展应把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放在首位
笔者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医院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的良药。不管是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都在于勇于担当和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就是要在艰巨的任务面前,努力将自身能掌控的事情做好。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医院的差异和优势,寻找个性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和路径。
在做好医院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探索创新一系列管理措施尤为重要。其中包括制定干部任用办法,鼓励政治素质过硬以及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良好的年轻医师走上管理岗位,进而激发员工干事创新的活力,带动医院整体发展。
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这就需要医院带着需求做好医疗服务。
首先,要带着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我们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开设相应专科、提升医疗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制定行业标准,让患者花钱更少、痛苦更小、恢复更快。
其次,要带着需求做科研。做好科研也是医院的责任。笔者认为,医院的临床人员应该少去开展偏离临床需求的基础研究,而应带着临床的问题和需求去开展转化医学研究,这才是临床人员开展科研的目的。
再次,要带着需求培养人才。无论管理人才、专科人才、研究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也应带着需求。这个需求,就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只有秉承这个初心,医院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接地气,才能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高质量发展应把学科建设、提振实力摆上日程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一环。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业界普遍关心的医疗技术提升和科研平台搭建外,还包括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学科规划和管理体系以及医院文化建设。
在学科发展规划中,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很难做到齐头并进、雨露均沾地分配资源。实践证明,学科门类齐全不一定就是好的,全能型的医院未必能打造一流的学科。把优势学科做优做强,把特色学科发展壮大,才是医院学科建设的现实目标。医院的学科建设不是百米跨栏,而是一场不能停歇的马拉松赛跑。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让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即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只有学科强了医院才能强。每家医院的学科发展都要立足于本院,立足于周围的医疗资源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因院制宜、因事制宜,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科建设之路。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魂,拥有实力强劲的学科,医院就能在区域内专科领域里起到带动和引领作用。人才战略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医院人才培养可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方式实现。尤其是要重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创新战略是学科建设的动力源泉,公立医院应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整体实力。
高质量发展应把互联互通、打造优势作为基础
笔者认为,一家医院在群众中的口碑,取决于医院能否为患者看好病,优势学科建设不仅体现在高精尖技术的提升,还要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患者治好病,并让他们安全出院,才是优势学科建设的目标。虽然老百姓对医院科研能力的直接体会不深,但科研能力的提升会转化为临床优势。我们要围绕自己的优势学科,培养自己的专家,让有想法的人才去从事科学研究,让科研和临床真正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与此同时,医院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成立医疗联合体和专科联盟,通过搭建各级医院间合作共享的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医院也可根据自身专科特色,成立或加入专科联盟,强化自身专科能力。并不断强化政府主导并加大投入,带给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同时在积极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中发挥作用。互联网医院可在线为患者提供问诊、复诊和慢病咨询服务,同时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实现患者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分级诊疗、专家资源下沉、技术远程指导、远程教学等业务指导和协同,进而将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送到百姓家门口,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质量发展应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化为动能
医院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医学教育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医学教育对医院来说,医、教、研、管、防都非常重要。但教学其实是最能体现医院公益性的重要层面,因为我们培养人才不仅是为自己的医院培养,通过本科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为国家输送优质的医学人才。同时,教学还是让医疗卫生人才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加规范执业的重要途径。
医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医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医院高质量发展,一个有效的抓手就是绩效考核。如果说绩效考核是“指挥棒”,那么老百姓的需要和政府的改革目标就是其中的关键指标。医院要遵循这些关键指标,找到发力点。同时,医院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助于医院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而找出短板和差距,有的放矢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医院高质量发展走提质增效之路,必须以“质”为基础,“量”为标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戴怀玉 赵桂萍)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